封面新聞記者  羅軒

  11月15日,四川南江縣侯家鎮白珠村的田壩里,舉行了一場“以工代賑”項目開工儀式。開工儀式被現場群眾拍攝下來,并發布在網絡上,田壩里的開工儀式引網友質疑。11月23日,侯家鎮鎮政府工作人員回應,儀式簡單,并沒有鋪張浪費,儀式是為了加強政策宣傳,增強群眾的知曉率。

  田壩里的開工儀式

  臺上站7人臺下站30多人

  開工儀式現場(視頻截圖)

  據網友發布視頻內容顯示,儀式舉辦地位于一處田壩里,臺上站著7人,他們身后懸掛著一條橫幅,上書“南江縣2025年以工代賑示范工程開工儀式”。與這7人相對站著30多人,這些人頭戴安全帽、身穿綠色馬甲的群眾。

  這段視頻畫面通過網絡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認為:“是工作認真還是形式主義,改造一個堰塘還舉行開工儀式”。還有網友認為:“把幾個人整來走過場,為難了領導,也為難了群眾”。

  2025年首個

  “以工代賑”村民家門口掙錢

  媒體報道的開工儀式截圖

  據“金臺資訊”報道信息顯示,此次開工儀式所涉項目,是2025年南江首個“以工代賑”工程,包括新建并硬化道路3公里,整治山坪塘9口,新建提灌站1座、蓄水池1口、灌溉渠2.5公里,土地整理120畝。項目總投資550萬元。

  記者從有關部門證實,“金臺資訊”報道的南江縣侯家鎮“以工代賑”項目開工儀式,與網友所拍視頻系同一開工儀式。

  開工儀式當天,侯家鎮鎮長何東栩表示,“以工代賑”項目落地侯家鎮,不僅能夠促進當地發展,賦能鄉村全面振興,還能讓村民在家門口增加收入、學到技術。下一步,鎮政府要扎實做好項目施工、勞務人員培訓、勞務報酬發放等各項工作,確保項目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鎮政府回應

  儀式簡單并沒有鋪張浪費

  11月23日上午,封面新聞記者致電南江縣侯家鎮政府。據鎮政府值班工作人員介紹,當天,現場參加開工儀式的30余名群眾,全是該項目的務工村民。視頻中,臺上7人,分別是相關部門業務人員、鎮村相關負責人和村民代表。舉行開工儀式主要是對務工村民進行以工代賑政策宣講和崗前培訓,增強群眾知曉率和參與度。同時,開工儀式非常簡單,并沒有鋪張浪費。

  “項目預計可吸納務工群眾190人,發放勞務報酬175萬元,特別是易地扶貧搬遷戶以及其他低收入人群等參與項目建設。”該工作人員表示,項目不僅能直接促進當地群眾增收,還將切實改善群眾出行條件,推動水、渠、堰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鄉村產業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