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虎
“幾十畝玉米受干旱顆粒無收,保險公司4個月過去不處理,最后回復已過理賠期。”11月20日,遂寧市民楊建在網上發布求助信息,質疑報案后保險公司遲遲不受理,故意拖延不予賠付。
11月22日,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遂寧分公司蓬溪支公司就此事作出回應,稱已與保險人協商一致,遲遲未處理系基層農保員未及時將情況上報所致。
![](http://n.sinaimg.cn/sc/crawl/523/w550h773/20241125/0d7a-9a0e54d21a1798f9999360079e81479e.png)
楊建提供的保單
遭遇干旱天氣
45畝玉米未能正常揚花
楊建承租的土地位于遂寧市蓬溪縣部營村,幾年前,他和村上簽訂協議,租下了60畝土地用于種植玉米和蘿卜,租金每畝1200元。
楊建介紹說,他目前主要種植蔬菜玉米,遇到好農時,一畝地能產近一噸玉米,產值800元。
“今年5月中旬開始,先后種下了60畝玉米,其中15畝較早一些,剩余的45畝則更晚。”楊建說,6月19日,他和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遂寧市分公司簽訂了《四川省中央財政補貼型玉米種植完全成本保險》保險單(下稱保險單),“我們自己繳納了540元保費,其余部分由政府部門補貼。”
楊建提供的保險單顯示,保險標的項目為玉米,保險數量60畝。總保險金額為48000元,總保險費2160元,保險期間2024年6月20日至10月31日。
受大雨天氣影響,先種植的15畝玉米收成較差,為此,楊建先將受損情況上報給了保險公司,對方受理且來人到現場查看后,回復將盡快賠付。
楊建說,到了8月,受高溫干旱影響,45畝玉米未能揚花成功,導致顆粒無收,將這一情況告知農保員后,卻遲遲未能得到答復。
保險公司:
基層農保員未上報已協商賠付
今年11月11日,楊建收到了首次上報的15畝玉米賠付款754.4元,但后來上報的45畝玉米受損依然未得到答復。
“8月15日,我們就聯系了保險公司,先后多次給當地的農保員說這個事情,但直到11月中旬第一筆款下來,都沒人來現場查看。”楊建說,最初答復有人處理,到后來,保險公司直接答復我理賠時間已過,不能賠付。
對此,楊建表示自己也是“無奈之下,才在網絡求助,希望得到幫助。”
11月22日,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遂寧市分公司蓬溪支公司負責此事的陳經理回復封面新聞記者時表示,雙方已協商處理好此事。
陳經理透露,根據保險人提供的視頻和圖片資料,受災玉米為苗期,因已無法核實受災面積,經村委會和保險人口述,損失面積為45畝,雙方協商后,賠付計算為8100元。“這個金額是由土地預計收入與賠付表核算而出,對方也同意了這樣的處理方式。”
而對于為何近4個月后才處理此事,楊經理表示支公司早前并未得知這一情況,“基層農保員對政策了解不清楚,未能給保險人解釋清楚,且并未上報這一情況,導致遲遲沒有公司層面介入。”
對于這個結果,楊建無奈之余表示只能接受,“比沒有好。”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