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王祥龍 圖據九寨溝景區管理局
12月1日,封面新聞記者從九寨溝景區管理局獲悉,近期,九寨溝生物多樣性監測工作人員在整理回收的紅外相機照片時,發現了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荒漠貓的身影。
此為九寨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分布物種,此前保護區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獸類7種(大熊貓、川金絲猴、牛羚、林麝、馬麝、豺、金貓),現增為8種。
荒漠貓
據介紹,荒漠貓是我國唯一特有的貓科動物,因其活動隱秘,種群數量稀少,分布密度較低,多年來記錄很少。2009年出版的《中國獸類野外手冊》,將它描述為“最不為人知的一種貓科動物”。
荒漠貓是貓科貓屬的哺乳動物,體型較大,成年之后體長61-68厘米,體重4到8千克。從外形上看,荒漠貓大部分毛是淺黃灰色,背中部紅棕色,毛長而密,絨毛豐厚,四肢有數條不太明顯的暗紋,耳朵尖長有簇毛,尾巴末端有3-5個黑色圓環,尾尖呈黑色。
荒漠貓是真正的高山動物,棲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地方。而且,荒漠貓喜歡的是一種特殊的生境——高山草甸,正因如此,它們的分布非常狹小,一般棲身于川西、甘南、青藏高原東北部、青海東部等地區的高山草甸上。荒漠貓主要在夜間捕食活動,具有警覺性較高、喜獨棲,除交配期(1-3月)外獨居生活。而這些特征決定了它是最難發現的貓科動物之一。荒漠貓還是高超的獵手,在荒漠貓的飲食結構里面,各種鼠類占比高達90%,堪稱“鼠輩克星”。
荒漠貓
不過由于荒漠貓所處的環境比較荒涼,獵物的種類并不多,所以容不得它們挑食。除了捕食各種嚙齒類動物之外,荒漠貓的飲食清單里,還包含了鳥類、昆蟲、爬行動物等。在漫長的物種演化過程中,為了適應高寒的環境氣候,荒漠貓長出濃密的毛發和柔軟的絨毛以御寒。不過也正是因為這一優點,在過去人們大量捕捉荒漠貓,使得荒漠貓的數量減少,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和《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中均將荒漠貓列為極危等級。
荒漠貓作為中國特產貓種,由于其生物學特征難以發現,目前已有的研究較少,具有很大學術意義,應加強保護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