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隔幾天,四川攀枝花的賣菜攤主陳壽珍,就會打包一批蔬菜送到社區,再由社區免費分發給轄區低保戶和困難家庭。免費送菜這一行為,陳壽珍已經堅持了一年多,如今還在持續……
12月1日,陳壽珍在接受紅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她自己是農村人,在東華街道陽城經營著一家果蔬店。“大家都不容易,能幫一把是一把,再說了我幫助了大家,自己心里也開心。”她說,只要門店開門一天,為困難群眾免費送菜就會堅持下去。
▲攤主陳壽珍(左)
得知撿菜葉阿姨家中困難
她將當天沒賣完的蔬菜免費送上門
陳壽珍是陽城社區一名普通的賣菜攤主,每天清晨7點左右,她的菜攤總是最早迎來第一批顧客。陳壽珍在這里開店已經十余年的時間了,豪爽的性格讓她和這些街坊鄰居們早已成為了老朋友。
今年50多歲的陳壽珍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她家住攀枝花紅格鎮的農村,和丈夫一起已經賣菜多年,“我和丈夫每天凌晨3點就起床收菜,這些菜都是農民自己種的蔬菜,新鮮、綠色,早上7點左右就有顧客來買了,每天忙到中午12點過就可以休息了。”與許多商販不同的是,陳壽珍的心中總裝著一份特別的“牽掛”。
2023年,陳壽珍發現一名“特殊”的女子,她經常到她的攤位旁邊撿菜葉、小蔥之類的“邊角料”拿回家做菜。經過向社區打聽,她了解到,女子是小區住戶劉阿姨,是一名低保戶,老伴生了病,家庭情況有些困難。了解具體情況后,陳壽珍把當天沒賣完的蔬菜送到了劉阿姨家里。“這些菜也不值錢,希望能幫助到他們一家。”
“當時她喊我不要撿,說這些菜壞了,吃了對身體不好,我還誤以為她趕我走呢。”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劉阿姨激動地說,“沒想到當天下午她就給我送菜來了,真的很感謝她。”社區居民張阿姨也表示,陳壽珍一直堅持為社區的困難群眾免費送菜,“她人很好,她用行動激勵著我們去關愛身邊的人。”
從此開始一項“特殊工作”
為社區困難群眾送菜已1年多
從那時開始,每次收攤后,陳壽珍便開始了一項特殊的“工作”。“大約每幾天送一次菜,只要知道他們吃完了就會送。”陳壽珍告訴紅星新聞記者,每次,她會將當天剩余的蔬菜,精心打包成一份份“愛心菜籃”,然后送到社區工作人員那里,再由社區工作人員分發給轄區低保戶和困難家庭。這一行為,陳壽珍堅持了一年多,如今還在持續……
▲社區為陳壽珍送上錦旗
紅星新聞記者采訪了解到,陳壽珍賣菜多年,只要遇到經濟困難的群眾,都會免費為他們送一點菜。通過社區免費送菜,她已經堅持了1年多。11月26日,攀枝花市東華街道陽城社區黨委書記黃小華和同事,拿著一面繡有“愛心送菜顯真情,善行義舉樹新風”的錦旗送給了陳壽珍:“我們代表社區居民向你表示感謝!”
“在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溫情就顯得尤為珍貴。”黃小華說,陳壽珍用實際行動為鄰里之間搭起了一座溫暖的橋梁。她的善舉,解決了部分困難家庭和低保戶的實際問題 ,許多居民在得知她的事跡后,紛紛表示要向她學習,有的主動提出幫忙打包蔬菜,有的則愿意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參與到社區的公益活動中來。
“大家都不容易,能幫一把是一把,再說了我幫助了大家,自己心里也開心。”12月1日,陳壽珍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在她看來,這些蔬菜雖不值多少錢,但對于那些生活困難的家庭來說,卻是一點力所能及的幫助,“只要門店開門一天,送菜就會堅持下去。”面對紅星新聞記者的采訪,她反復說,“這是一件小事,不值得一提。”
于婷婷 紅星新聞記者 江龍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