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見面”“不接觸”是電信網絡詐騙的顯著特征,但近期詐騙分子不斷翻新詐騙手法,通過“線上詐騙+線下取錢+租車轉運+轉交詐騙分子”的方式,轉移詐騙贓款,詐騙手法更為隱蔽,讓人防不勝防。
12月10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公安局溫江區分局了解到,成都市民熊某前不久遭遇了這樣的詐騙。當時,熊某的手機收到了一條可以申請貸款的短信,額度有25萬元。經營養豬場的他正需要資金周轉,便點開了短信里的鏈接,并根據提示添加了“客服”。“客服”告訴熊某需要先向指定賬戶轉賬7998.99元進行驗證和激活,熊某轉賬后卻被告知驗證不成功無法激活。
![](http://n.sinaimg.cn/sc/crawl/575/w550h825/20241211/bab5-76b3e0b0dff2bad6120ea5d0d7febf14.jpg)
焦急的熊某詢問客服解決辦法,對方稱由于熊某的銀行卡額度受限,需要把58800元現金通過“貨拉拉”送到指定的地址進行線下“激活”。熊某看到地址位于溫江區永寧街道,便放下了防備之心,并按照對方的指示到銀行取現裝袋,下單貨拉拉。將現金送出后,熊某在地圖上搜索該地址,發現該地址附近并沒有貸款公司,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于是便迅速報警求助。
接到報警后,成都市公安局溫江區分局永寧派出所立即組織警力,前往熊某提供的收件地址進行蹲守,并通過“天網”實時追蹤這輛“貨拉拉”的行駛軌跡,最終成功將3名犯罪嫌疑人擋獲,當場從其身上搜出尚未轉移至“上家”的58800元現金。
經查,3名犯罪嫌疑人在某聊天軟件上“接單”后,按照“上家”指示,到指定地點取走貨拉拉送來的現金,再轉手交給“上家”,并按照每單50元~300元不等獲取不法報酬。目前,3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被溫江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針對詐騙主體等情況,該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要不是你們及時趕到,我大半年的辛苦錢就打水漂了,謝謝警官!”12月10日上午,市民熊某來到溫江分局永寧派出所如愿領回了失而復得的5萬余元現金,并對民警及時“破局”止損的行為表示感謝。
![](http://n.sinaimg.cn/sc/crawl/112/w550h362/20241211/57e2-68ee913450e47d15253aefc0c8a461db.jpg)
“銀行、正規貸款公司不會要求借款人支付‘保證金’‘激活費’‘包裝費’‘服務費’等各種費用,線下托運現金(黃金)的都是詐騙;廣大網約車、跑腿快遞行業從業人員接到有可疑物品運送訂單的,請務必提高警惕,仔細核實包裹內容及下單人的身份信息,如發現包裹有異常情況請立即停止運送,并及時聯系公安機關,避免成為詐騙分子的幫兇。”溫江分局永寧派出所副所長嚴劍在此提醒廣大市民,如發現自己被騙,請立即撥打110報警,并注意保存證據,公安機關將全力守護市民的“錢袋子”。
紅星新聞記者 戴佳佳 警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