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黃曉慶
“計劃在2026年12月底前通過新建、改建的方式完成城區29所學校食堂建設?!边@是12月16日,記者從內江市推進“共同富?!敝黝}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的信息。
![](http://n.sinaimg.cn/sc/crawl/163/w550h413/20241217/e2d3-a3882a998ff4e20dd34401eee23a980b.jpg)
新聞發布會
當天的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圍繞中小學生午餐問題、特殊人群工作日就診不便問題、高校畢業生就業等問題,給出了內江答案。
逐步解決學生午餐供應問題
根據實際情況提供三種供餐模式
張先生的兒子在東興區牛牦山小學校讀書,因為學校沒有午餐供應,工作繁忙的他只好給兒子報了校外午托班。“如果能在學校吃午飯就好了?!睆埾壬f出了不少家長的心聲。
內江市教育和體育局副局長龔勛介紹,2024年春季學期,內江市各級各類學校建有食堂791個,無食堂的學校主要是集中在市、縣城區內建設歷史較為久遠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數量共40所,涉及學生約7.7萬人,教職工0.39萬人。
為緩解中小學生午餐供應問題,內江堅持先急后緩、穩妥有序的原則,計劃在2026年12月底前通過新建、改建的方式完成城區29所學校食堂建設,其他學校通過公開招標等公開競爭方式選擇優質供餐單位向學生供餐。
根據學校發展規劃、場地條件、學生需求等實際情況,內江確定了三種供餐模式。一是對校內有可用場地的,新建食堂;二是對校內沒有可用場地的,利用閑置校舍或調整校舍,改建食堂;三是對不具備新、改建條件的,根據學生家長的意愿和需求采取集中配餐或委托社會機構配餐解決吃飯問題。
開設午間、夜間門診
讓“上班族”“上學族”看病不用請假
白天工作沒時間請假,孩子上學請假怕耽誤學習,這是不少“上班族”和家長面臨的看病窘境。
內江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陳紅表示,為了解決特殊人群工作日就診不便的問題,內江市在11家三級醫院常態化開設午間門診、夜間門診。在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開展了分時段預約診療和檢查檢驗集中預約,患者可以按照自己預約的時間到醫院,有效解決群眾“掛號難、排隊長、等候久”的問題,內江兩項預約開展率均達到100%,排名全省第一。
此外,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還創新推出“預住院”服務試點,患者在“預住院”期間可完成術前檢查,不收取床位費、護理費、診查費等,入院后即可安排手術,實現了為患者省時、省力、省錢的目標。
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資中縣人民醫院等醫院,還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積極推廣“互聯網+護理服務”,為老年、失能、半失能患者、孕產婦及新生兒等特殊群體提供上門護理服務。
搭建就業創業服務平臺
00后大學生經過指導獲得創業補貼
2023年畢業的00后大學生徐浩洋選擇了創業,在資中縣就業服務中心的指導下,他通過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成功創業,并獲得1萬元創業補貼。
這是新聞發布會上,內江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劉忠明分享的一個故事。
為促進高校畢業生等群體就業創業,內江市搭建了就業創業服務平臺。2024年,內江建立了企事業單位就業見習基地304個,為921名離校兩年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提供了就業見習崗位,累計向見習基地兌付就業見習補貼939.42萬元。建成創業孵化基地10個,“甜城微創園”小微型創業孵化載體11個,為創業大學生提供場租、水電減免和項目推介等服務,助力41名大學生成功創業。
內江市政府副秘書長朱飛介紹,自2022年12月內江市委八屆五次全會提出推進“共同富?!币詠恚瑑冉劢乖鲞M民生福祉,共計實施130件“甜蜜內江”民生實事項目,累計投入資金超97億元,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保持在65%以上,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民生保障底線兜得更牢,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