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觀新聞記者 陳宇

  “真是服氣了,公交司機本來就很累了,還要每一個站舉牌牌,作為乘客,強烈建議取消這種形式做法。”近日,有網友在“四川省網上群眾工作平臺—問政四川”上反映,內江的公交車司機在客車到站時,都要舉一下手邊的“您好,歡迎乘車”的“問候卡”。

  這一做法,在網上引發了爭議。

  情況究竟如何?川觀新聞記者進行了采訪。

  近日,內江一位公交車司機在車到站時舉出“問候卡”

  調查:

  內江市內多條線路都有“司機舉牌”行為

  12月16日,川觀新聞記者首先乘坐了內江公交13線。

  上車后記者發現,每到一個站點,車停穩后,該公交車司機就拿起了手邊的“您好,歡迎乘車”的小提示牌,啟動車輛之前又會將牌子放下。

  “舉這個牌牌累不累?”

  “還行,累了就不舉了。歡迎您乘坐本次公交車。”

  趁著停車間隙,記者短暫地與司機李師傅交流了兩句。隨后,記者又乘坐了1線、4線、6線等線路,發現司機舉牌歡迎的行為普遍存在。

  這樣的行為,乘客感受如何?

  ●“我覺得沒必要,司機最該做的,是把我們安全送到。”乘客張彤表示。記者采訪的大部分乘客,也認可張彤的觀點。

  ●但也有人覺得此舉挺“暖”,家住內江金山城小區的唐女士卻覺得,這個小舉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乘客和司機互動一下,“也挺好的”。

  隨后,記者來到了內江市市中區的內江公交總站采訪了公交司機劉剛(化名)。他說:“這個牌子是公司給我們制作的,目的是讓乘客對我們的服務更加滿意,如果自己不想舉,也沒有強迫。”

  內江公交車

  回應:

  并非公司強制行為,屬于“創優”中增加的服務內容

  為什么內江公交會采取這種形式呢?記者采訪了內江市公共交通集團相關負責人。

  “去年以來,我們組織了部分班組赴臨汾、滄州、青島、濟南等城市交流學習經驗做法,部分班組自發提出了用這個形式來增加服務形式。”該負責人表示,該行為“并非公司的強制行為”。

  如何推動司機班組主動參與?其表示,該集團為提升服務,提出了爭創優質文明服務線的活動,爭創成功的線路還會推舉評選全國青年文明號等榮譽,“所以大家都積極想一些手段,來增加服務內容。”

  該負責人表示,現階段公交車大都采取無人售票,司機除了開車之外,很少與乘客進行直接交流,所以服務好壞很難得到評價,所以不少班組都想了一些辦法。

  司機劉剛(化名)也表示如果能評上先進,“舉下牌子也沒什么,而且能給乘客溫馨的感覺。”

  “我們的態度和出發點是鼓勵班組增強服務意識,確實沒有強迫司機和班組做這些行為,我們收到網友的反映后,各級管理層高度重視,今天(12月17日)已經發放了調查問卷,將根據駕駛員的真實想法,來解決這個問題。”該負責人表示,同時他也承諾,如果司機不愿意舉牌,也不會因此對線路的“評優”工作產生負面影響。

  記者手記:“舉牌”背后的一些思考

  記者采訪中,盡管大多數乘客覺得沒什么必要,但司機們還是頻繁舉牌,問題根源可能在于“創優”導向上。

  公交班組和員工為榮譽,“創新性”地增加了“舉歡迎牌”這種服務形式,記者認為,這種“服務創新”限于形式、意義不大,也有可能讓司機背負額外壓力,是否值得繼續推廣,確實需要考慮。

  從“創優”維度出發,“創優”標準應回歸服務本質,將乘客滿意度調查作為重點,考量準點率、行車安全、車廂整潔等切實影響乘客體驗的指標。同時,鼓勵班組在提升駕駛技術、優化線路規劃等方面下功夫。如此,才能讓公交服務回歸正途,讓司機專注于駕駛,讓乘客真正受益,讓“創優”成為推動服務進步的有效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