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周洪攀 王祥龍
近日,一位培訓機構離職人員通過封面新聞云投訴反映,她曾供職的“語慧培訓學校”,從事少兒口才培訓,大量公開招生。“僅我帶的班就有80個小孩,機構里的學員有170個左右。”但是該培訓機構工商注冊的名稱是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其主營業務與經營業務不符,無證辦學半年多未受查處。
12月15日,封面新聞記者從綿陽市涪城區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了解到,已對該公司下達了整改通知書,要求其立即停止違規招生辦學行為,并對已報名收費生源有序組織退費。同時,責成公司負責人盡快完成民辦辦學許可辦理。 12月17日晚,“語慧培訓學校”負責人王某回應稱,學校會根據涪城區文廣旅局的要求,對生源家長進行退費,并進行民辦培訓機構申請。
投訴:
文化傳播公司成了培訓學校
違規辦學長達半年未受查處
“注冊的是文化傳播公司,而經營業務卻是培訓機構。”小謝說,這家名為“語慧培訓學校”的培訓機構,主要從事少兒口才培訓。她發現培訓機構違規辦學,緣于培訓機構前幾個月沒有給她繳納社保。“負責人每次都是通過微信給我們發工資,每個月也沒有工資條。”
涉事“培訓機構”
小謝說,她發現自己沒有社保信息,隨后查詢“語慧培訓學校”的資質,“根本找不到相關信息,我后來才從同事那里知道,培訓機構的負責人所注冊的是一家文化傳播公司。”小謝說,和單位負責人理論了后,對方才給她購買了2個月社保。“我在培訓機構工作了快半年,憑什么不給前幾個月買社保?”小謝認為這家培訓機構無證辦學,隨后遞交了辭職申請。
小謝說,“語慧培訓學校”正式上課時間是今年6月份,7-8月是暑假班。“暑假班每周只有一天休息時間,其余都在上課,學生是滿員的。”培訓學校對外宣稱,孩子上了口才班可以培訓孩子的氣質,讓孩子學會更多的才藝,后期還可以推薦上某電視臺舉報的少兒春晚。“整個培訓機構有4個輔導老師,僅我所帶的班就有80個孩子。”
據小謝介紹,在她11月24日離職之前,培訓學校的學生規模一直維持在170人以上。沒有得到主管單位的批準,為何會這樣明目張膽地辦學?小謝希望有關部門對培訓機構違規辦學進行查處,不要讓這一違規行為擾亂社會風氣。
走訪:
培訓機構輪休無學員出入
負責人稱因第三方原因導致證沒辦下來
12月15日,封面新聞記者來到位于綿陽涪城區紅橋路8號13棟2樓的“語慧培訓學校”,玻璃大門上掛著密碼鎖,沒有任何學員出入。“培訓機構是星期一輪休,星期二到星期天上課。”小謝說。
記者撥打“語慧培訓學校”招生宣傳上的聯系電話,對方已將電話設置為呼叫錄音,無法接通。小謝隨后叫來即將離職的一位培訓老師,才打開培訓學校的大門。
“培訓機構”大門
記者進入培訓機構,看到接待大廳里的墻壁上張貼有6個輔導老師的簡介,里面有4個培訓少兒口才的教室。“這個就是我曾經上課的班級,里面擺放的小凳子,孩子們就坐上小凳子上聽課。”小謝說。
據這位即將離職的老師透露,培訓課第一期收費2600元,第二期1800元,第三期1000元。“全年一共5400元,共90個課時,如果是一次性交費,可以申請予以優惠。”該老師說,第一期2600元是15次課,每次2課時,時間跨度接近4個月。
據該老師介紹,他們培訓機構確實沒有辦理相關證照,主體是一家文化傳播公司。“上周五,行政主管部門給我們送達了整改通知書。”該老師透露,當天負責人把他們叫到一 起,結果說的是下周該怎么上課。
12月17日晚,記者聯系上語慧培訓學校負責人王某。據王某介紹,她以前在成都辦學,當時的流程是先進行消防審批。到綿陽辦學時,按以往的流程委托給了第三方公司。
“對方在遇到辦理困難時,也未及時與我們溝通。”王某說,導致相關的證照一直沒有辦理下來。這次確實是我們違規,目前已停止招生。下一步,學校會根據涪城區文廣旅局的要求,對生源家長進行退費,并進行民辦培訓機構申請。
處理:
下達整改通知書
要求停止違規招生辦學并限期退費
12月15日下午,涪城區文廣旅局市場監督股負責人劉小蓉告訴記者,她們于上周五已下達到了整改通知書,要求其立即停止違規招生辦學行為,并對已報名收費生源有序組織退費。同時,責成公司負責人盡快完成民辦辦學許可辦理。
涪城區文廣旅局下達的責令整改通知書
據劉小蓉介紹,辦理非學科類民辦培訓學校的流程非常嚴格,也非常復雜。先是需要到審批局對名稱進行“核名”,然后到涪城區文廣旅局申請“籌設”,之后到住建部門辦理相關手續,然后再到涪城區文廣旅局申請“現場勘驗”,經審查合格后才予以頒發辦學許可證。語慧培訓學校4月份就因為“搞錯了流程”,現在僅完成第一項,剛到“籌設”環節。目前語慧培訓學校的招生辦學,屬于“無證辦學”。
對于語慧培訓學校無證辦學半年為何沒有受到查處一事,劉小蓉說,涪城區文廣旅局沒有執法權,“如果整改不徹底,我們會將語慧培訓學校無證的情況上報市文廣旅局,由他們進行查處,并按照規定進行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