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張守帥

  1月20日,省十四屆人大四次會議在成都開幕。省發展改革委作了《關于四川省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及2025年計劃草案的報告》(以下簡稱《計劃報告》),提出2025年度各項計劃安排建議,其中包括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5%以上的預期目標建議等。

  圍繞《計劃報告》中的幾個關鍵數據以及如何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記者采訪了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

  GDP增長預期目標為5.5%以上

  堅決扛牢經濟大省挑大梁責任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今年經濟運行情況決定了能否完成‘十四五’目標任務,并為‘十五五’順利開局蓄勢聚能。”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積極進取、切實可行”的原則,統籌考慮經濟發展需要與可能、兼顧當前與長遠,提出2025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為5.5%以上。

  5.5%以上的增長意味著什么?2024年四川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增長5.7%,經濟總量超過6.4萬億元,比2023年增加4000多億元。在6.4萬億基礎上增長5.5%以上,意味著一年將增加一個經濟大市的體量。

  “盡管四川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5位,但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僅約為全國的80%,發展協調性均衡性有待提高。”上述負責人表示,5.5%以上的預期目標,牢牢把握經濟建設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有利于在持續做大經濟總量的同時,統籌更多資源補齊發展中的短板弱項,促進經濟更好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從提振市場信心看,當前四川經濟處于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爬坡過坎期,提振市場信心、改善社會預期,對做好經濟工作十分關鍵。5.5%以上的預期目標,可以讓經營主體看到四川經濟發展的潛力后勁,堅定發展信心,進一步增加投資、擴大生產、優化供給,進而帶動就業、增加收入、激活消費,推動經濟實現良性循環。

  從服務全國大局看,四川肩負著堅決扛牢經濟大省挑大梁的政治責任。四川工業化率、城鎮化率低于全國水平,推動經濟發展還有很大空間。5.5%以上的預期目標,既能順勢而為,充分釋放各類要素潛力,又能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為全國大局多作貢獻。

  社消零總額增長5%

  加力擴圍消費品“以舊換新”

  《計劃報告》提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5%的預期目標。“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將其放在2025年重點工作第一位,凸顯了提振消費的重要性。”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省仍面臨內需疲軟問題,居民消費能力和意愿有待進一步增強。

  黨中央、國務院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是重大政策機遇。去年以來,四川在落實國家汽車、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基礎上,提升汽車置換更新補貼標準,發放3輪“蜀里安逸·煥新生活”家居家裝消費券,擴充投影儀、飲水機、凈飲機等8類家電以舊換新補貼品類,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按新車銷售價格給予最高20%的補貼,最大限度滿足消費者差異化需求。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底,全省汽車報廢置換更新補貼申請量29.5萬件、家電以舊換新624.5萬臺,汽車、家電換新數量分別居全國第7位、第2位,新能源汽車、一級能效家電銷售占比持續提升,消費品以舊換新累計拉動消費超750億元。

  今年初,國家相關部委印發《關于2025年加力擴圍實施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的通知》,為四川進一步激活消費“主引擎”創造了有利條件。《計劃報告》提出,四川今年將深化“消費+”行動,培育更多“蜀里安逸”消費新場景,實施標志性商圈提質行動,提振汽車、家電、家居、電子產品等消費。同時,還將大力發展首發經濟、夜間經濟、冰雪經濟,完善服務便利化措施,挖掘潛力促進消費提質擴容。

  從年內將舉辦的活動看,我省將辦好第四屆中國(四川)國際熊貓消費節、糖酒會、“川貨電商節”等系列活動,同時持續開展“味美四川”川派餐飲匯,分批次發放特色消費券,著力扭轉餐飲等重點領域消費回落趨勢。

  城鎮新增就業85萬人

  加快構建“大就業”工作格局

  《計劃報告》提出2025年城鎮新增就業85萬人的預期目標。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近年來四川堅決扛牢穩定和擴大就業重大政治責任,打出系列就業“組合拳”,全省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2024年城鎮新增就業106萬人,超過預期目標21萬人。

  “四川‘十四五’期間城鎮新增就業目標為425萬人,平均每年85萬人。”省發展改革委相關負責人分析,2021年至2024年我省均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實際年新增就業人口百萬人左右,“2025年仍建議將城鎮新增就業目標確定為85萬人,體現了鮮明的就業優先導向,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對提高居民收入具有重要作用。”

  據介紹,我省要求各相關部門“管行業就要管就業、管產業就要管就業”,優化就業促進領導機制和部門協同機制,制定新時代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意見,分行業、分領域推動出臺一批專項政策,加強就業政策一致性評估,不斷健全“大就業”工作格局。

  從具體舉措看,《計劃報告》提出落實穩定和擴大就業20條政策舉措,扎實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脫貧人口等重點人群就業,加大對大齡、殘疾、較長時間失業等就業困難人員托底幫扶,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就業崗位從何而來?四川將全力推動經濟發展帶動就業,落實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以先進制造業、專精特新企業、生活服務業、外貿行業等為重點,加強政策支持,挖掘就業增長潛能。同時,圍繞六大優勢產業和15條重點產業“建圈強鏈”,培育數字經濟、銀發經濟等新的就業增長點。

  在全面提升就業服務質效方面,四川將加快推進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推動“大數據+鐵腳板”服務模式,加強零工市場標準化建設,建強“家門口”就業服務站、構筑“城市15分鐘、鄉村5公里”就業服務圈,努力讓群眾求職更方便、日子更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