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唐子晴
“警察同志!快幫幫我!我的手機不聽使喚了,轉了10多萬塊錢出去!”近日,家住成都市新津區的市民鄧先生遭遇了一場“財產保衛爭奪戰”,而和他遠程“奪財”的,是躲在手機App背后的詐騙分子。
聲稱協助解除自動續費服務
騙子要求“共享屏幕”騙走14萬元
2024年12月底,鄧先生突然接到一通電話,對方自稱是某短視頻平臺App的工作人員,告訴鄧先生他開通了會員自動續費服務,如果不取消,會一直扣費,“鄧先生平時不熟悉手機操作,對方故意說得嚴重,他一聽就有點緊張了。”新津公安寶墩派出所民警葉博維介紹,詐騙分子接著告訴鄧先生可以幫助他遠程解除自動續費服務,但是需要下載一款手機App。
鄧先生趕緊按照詐騙分子要求下載了一款線上會議App,和對方“共享屏幕”。以為問題解決,鄧先生放下手機去了衛生間,等他回來,看到桌上的手機有一條銀行短信提示,顯示鄧先生的手機銀行App登錄密碼及銀行卡取款密碼都被修改。
鄧先生想查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卻發現手機已無法操作,手機屏幕自行來回滑動,鄧先生還沒回過神,屏幕上又彈出三條轉賬信息,共計140000元被轉出。
至此,鄧先生才意識到上當受騙,馬上報警求助。
線上爭奪手機控制權
緊急止付保護群眾財產
接到鄧先生的報警電話,葉博維火速趕到鄧先生家,“拿到鄧先生的手機,我發現確實沒法操作,退不出這個手機App,想關機卻被對方遠程取消,下拉狀態欄對方又給劃上去,簡直就是在搶手機的控制權。”葉博維說,多次嘗試后終于打開鄧先生手機的飛行模式,這才切斷了詐騙分子的“遠程控制”。
因處置及時,鄧先生被騙的14萬元被緊急凍結止付,“哎呀,我微信里還有錢,不會也被轉走了吧?”鄧先生剛松了口氣,又想起微信賬戶里還有余額,民警趕忙查看鄧先生的微信賬號,果然系統提示賬號曾被其他設備登錄過,接著對微信支付賬戶進行了緊急凍結,從而避免了鄧先生遭受重大經濟損失。
新津公安提醒:當陌生人要求你下載某個軟件或打開某個鏈接進行“共享屏幕”時,請務必保持警惕,不要輕易相信。無論對方以何種理由要求你開啟“共享屏幕”,都要堅決拒絕。一旦開啟屏幕共享,你手機上的所有信息都可能暴露給對方。如遇到可疑情況或發現自己被騙,請立即撥打96110全國反詐勸阻專線進行咨詢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