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陳俊伶 蘭珍
1月21日,四川省統計局(以下簡稱“省統計局”)發布2024年四川經濟數據。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2024年四川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4697.0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較上年增長5.7%。
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2024年四川經濟承壓前行、克難奮進,以超常舉措全力穩住經濟大盤,為全省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奠定了良好基礎。
如何看待這份“成績單”?省統計局相關負責人進行解讀。
看成績:
“穩”的基礎持續鞏固
穩中向好,是概括2024年四川經濟發展形勢的一個關鍵詞。
2024年,四川面對嚴峻復雜形勢和多重困難挑戰。困難面前,我省接連打出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18條”和“16條”措施、更新換新“22條”等政策組合拳,落地落實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
數據,最直觀地呈現出“拼”的效果。
從三次產業看:加快打造新時代更高水平“天府糧倉”,農業經濟總體穩定,全年農林牧漁業總產值邁上萬億臺階,糧食總產量726.8億斤,蔬菜及食用菌、水果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4.2%、7.2%。工業企穩回升,規模以上41個大類行業中34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行業增長面超過80%;前十大行業全面增長,在新建企業產能釋放帶動下,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加值保持兩位數增長。服務業增勢較好,其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分別增長8.2%、6.9%。
從“三駕馬車”看:投資明顯回升,其中,第一產業、第二產業投資分別增長10.8%、16.7%;制造業投資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消費市場穩步恢復,限額以上16個商品類別中11類商品零售額實現增長,其中,基本生活類消費保持較快增長,限額以上日用品類、糧油食品飲料煙酒類零售額分別增長20.9%、11.2%;外貿總額再上萬億臺階,其中進口額保持兩位數增長;平板電腦、魚油、檸檬等產品出口規模居全國前列。
多項指標在第四季度走出上行線,帶動全年經濟運行回升向好。按不變價格計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5.7%,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高于全國0.7個百分點,保持2023年前三季度以來高于全國的態勢。其他主要經濟指標穩步回升,其中,服務業增加值增長6.3%,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7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6%,增速比前三季度回升0.2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2.4%,增速比前三季度加快0.5個百分點。
看支撐:
“進”的動能不斷積蓄
“成績單”背后顯現了哪些“進”的動因?
科技含量更高。科技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上同時發力,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發展壯大,推動產業深度轉型升級。高技術產業較快增長,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8.4%,其中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9%、8.5%。優勢產業發展穩健,六大優勢產業增長6.9%,人工智能、生物技術、無人機、核技術應用等新興產業增長20%以上。
產業成色更綠。通過推進建設綠色低碳的經濟體系和清潔低碳的能源體系,全省綠色低碳優勢產業加快發展,全年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0.2%。其中,動力電池、釩鈦產業增加值分別增長41.5%、15.8%。清潔能源生產領先地位鞏固,清潔能源發電量4083.5億千瓦時、天然氣產量656.6億立方米,均穩居全國第一。清潔能源消費比重不斷提高,電力和天然氣清潔能源消費占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較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經濟結構更優。“隨著發展潛能和動能的充分釋放,四川經濟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實現升級優化,經濟發展的協調性顯著增強。”上述負責人表示。一方面,重點領域投資占比增高。全省堅持高質量抓項目、抓高質量項目,投資建設和項目進度明顯提速。其中,工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28.8%、比上年提高3.5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投資、綠色低碳優勢產業投資占比分別比上年提高0.4個、1.3個百分點。此外,新興消費占比不斷提高,限額以上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的商品零售額占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達18.5%,比上年提高1.3個百分點。
看走勢:
“好”的因素累積增多
如何看待后續經濟走勢?
“總體來看,2024年全省經濟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但同時也要看到,外部環境依然復雜嚴峻,全省經濟運行仍面臨需求恢復相對滯后、部分行業結構調整壓力較大、部分企業生產經營承壓等困難和挑戰。”上述負責人說。
不過,“好”的因素正累積增多。
政策效應加力顯效。“兩新”“兩重”政策效能加速釋放,相關需求及生產領域恢復明顯加快。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推動下,全省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比上年增長15.5%,連續7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在房地產新政帶動下,房地產開發投資降幅比上年收窄13.4個百分點。在消費品以舊換新和汽車報廢更新等政策帶動下,限額以上新能源汽車、二手車零售額分別增長35.3%、59.3%,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零售額增長9.7%。在一攬子政策協同發力和需求增加帶動下,設備制造和消費品行業生產較快增長,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從1—2月下降2.4%逐步回升至全年增長9.5%。
經濟循環持續暢通。通過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資源要素保障,精準落實信貸政策,經濟運行中的堵點難點逐漸被打通。能源保障能力提升,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電量比上年增長6.8%,天然氣產量增長9.3%。金融服務能力持續增強,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保持兩位數增長。交通物流實現新突破,全省高速公路通車運營里程突破1萬公里,鐵路運輸、公路運輸總周轉量保持平穩增長。
有政策牽引、有動能支撐、有發展活力,2025年四川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步子將走得更穩更實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