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三:
當前國內反彈風險主要來自哪些方面?
近期,包括綏芬河輸入疫情壓力、哈爾濱現聚集性疫情、多省再現本土病例等,一系列疫情新聞讓很多人擔心國內疫情的反彈風險。
這些疫情案例釋放出的警示信號和防控漏洞,無疑需要人們高度警惕。
中新網:黑龍江當前出現的疫情壓力,說明哪些方面需要警惕和防范?
王廣發:其實這和病毒暴發初期的傳播情況差不多,主要通過陸路、航空、水路口岸等輸入。一旦在當地產生持續的社區傳播,阻斷疫情的成本就大大提高了。
現在我們面臨著國外疫情的巨大壓力,我覺得最有效的辦法還是堵截,重點要在口岸把好關。水路、陸路、空港等口岸要進行堵截。
任何有口岸的城市,一定要把好這道關,即便這一步的成本可能很高,但相比于后續遏制疫情發展、阻斷社區傳播的成本,還是低多了。
中新網:各地都在復工復產,但是一些地區出現本土病例反彈的現象,這讓當地的民眾比較擔心。
王廣發:這說明我們的監測體系還是比較敏感的,即便只是幾個零星病例,我們還是能監測到。
當然出現少數本土確診病例,我覺得并不奇怪,畢竟每天都有很多入境人員,雖然做了嚴格的篩查和隔離,也難免有漏網。大家對此既要保持高度警惕,但也無需因此恐慌,畢竟最嚴峻的時刻我們已經闖過來了。
現在零星疫情暴露出來,反而是個好事,因為發現了這一兩個病例,就能很大程度上防控他們往社區傳播。現在更需要我們更精準、更有針對性地進行防控。
焦點四:
五一假期臨近,人們可以放心出游了嗎?
當前,各地復工復產復課在有序推進,隨著交通解禁、景區開放等,很多人希望出門走親訪友、踏青旅游。但是,現在國內疫情控制真的到了可以放心出游的程度了嗎?
中新網:你如何評價現階段國內疫情的形勢,風險主要會來自哪些方面?
王廣發:主要還是外防輸入的壓力,如果能防住外來輸入病例,那么反彈的可能性就會大大降低,因為現在來看,本土產生的病例幾乎沒有了。
另外,無癥狀感染者也有可能成為反彈的風險之一,要考慮這些潛在的無癥狀感染者到底是否真的屬于“無癥狀”,如果只是處于潛伏期,那就需要注意。為什么這些病例還會存在,這也需要我們去尋找病人感染的源頭在哪里。
中新網:五一假期臨近,民眾可以放心地出去玩了嗎?
王廣發:五一假期,我個人不太支持大家大規模地前往某一地區集中游玩。
其實大家用不著去一些旅游熱點,建議大家分散出行,比如當地的公園,大家可以分散去觀光。還是要避免聚集,公園和景區要做好客流量限制。
大家外出時,在個人防護上也要注意,口罩仍需佩戴,但在露天且周圍沒什么人的地方,可以摘下口罩。外出歸來,還要注意手的衛生。
人群聚集還是要適度,不要太頻繁或者過多人一起去探親訪友、外出就餐等等,保持社交距離依然很有必要。
總體來講,民眾防控意識不能松懈,畢竟疫情并沒有完全得到控制。雖然現在國內情況好多了,但只要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現大規模反彈。所以無論何時,一旦發現自己或周圍的人有癥狀,一定要先隔離并及時報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