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

  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每年的四月最后一周設定為世界免疫周,今年的主題是“疫苗使我們更緊密”。免疫接種能將我們與我們最關心的人、目標和時刻聯系起來,能夠挽救無數生命,是公認最成功和最具成本效益的衛生干預措施之一。其中HPV疫苗的誕生,讓宮頸癌有望成為人類第一個可以全面消除的惡性腫瘤。

  4月25日,正值世界免疫周期間,WHO駐華代表處兩位官員與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群醫學及公衛學院喬友林教授共同參與了健康中國科普直播,呼吁重視免疫接種,通過盡早接種,尤其是9-14歲小年齡女性接種HPV疫苗來加強宮頸癌預防。

  提高HPV疫苗接種率,逐步實現消除宮頸癌目標

  2020年全球宮頸癌新發病例約60.4萬,死亡人數約34.2萬,其中我國宮頸癌新發病例約11萬,死亡人數約5.9萬。作為最常見的生殖道惡性腫瘤,宮頸癌嚴重威脅著女性的健康和發展。

  2020年11月,WHO啟動了《加速消除宮頸癌全球戰略》,包括我國在內的194個國家首次承諾要消除這種癌癥。喬友林教授介紹:“世衛組織定出的目標是要在本世紀末在全世界消除宮頸癌,而到2030年的階段性目標是:90%的女孩在15歲之前完成HPV疫苗接種,70%的成年婦女在35歲和45歲的時候至少接受過一次高精確度的篩查,90%的已經確診的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女性進行規范化治療。”

  從我們國家來講,普及15歲之前女孩接種HPV疫苗是難點,距離WHO提出的2030目標相差甚遠。目前HPV疫苗還未被納入國家免疫規劃,但可喜的是部分地區已經開始先行試點,如內蒙古的鄂爾多斯市,已從去年開始為13-18歲女生免費接種三劑HPV疫苗。喬友林教授強調,只有提高HPV疫苗的接種率,并且加強宮頸癌篩查,中國才有望在2050年前消除宮頸癌。

  免疫接種安全可靠,共同創造沒有宮頸癌的未來

  “HPV疫苗的抗原可以激起人體的特異性免疫反應,產生針對HPV的抗體,而不同的 HPV 疫苗的佐劑有所不同,其中創新佐劑的應用可以激發機體產生較高水平的保護性抗體,并在對疾病保護的持久性上也有科學研究數據的支撐。”喬友林教授解釋,在有性行為前的9-14歲女童接種HPV疫苗可提供最佳保護,成年女性也可以通過接種疫苗獲得保護。我國小年齡女性HPV疫苗接種率遠低于成年女性,應該加強對家長的宣傳,提高他們對未成年女性預防宮頸癌的關注度,積極主動接種HPV疫苗。

  如同接種疫苗來預防新冠肺炎一樣,通過足夠多的人去接種HPV疫苗,可以建立起對HPV感染的免疫屏障,從而降低宮頸癌疾病負擔,最終達到消除這種疾病的目標。HPV疫苗已在全球上市十余年,并被120余個國家和地區納入免疫規劃,上億女性成功接種。數據顯示,全程接種HPV疫苗后可以為女性提供足夠長時間的保護,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無需懷疑。適齡女性盡早接種,提高HPV疫苗接種覆蓋率,而不是一味追求高價數的疫苗,才有望消除宮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