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 邵萌
12月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進一步優化落實疫情防控措施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衛健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燕紅在發布會上表示,國家衛健委要求,一旦養老院、兒童福利院等機構發現新冠感染者,要做好相關的預案,科學進行分區管理,把感染人員和未感染人員分別安置。
郭燕紅表示,老年人和兒童是疫情防控過程當中特別需要關注的群體,而老年人又是新冠肺炎重癥的高風險人群,所以當社會面出現疫情傳播,養老院、福利院等這些機構就不可避免要受到一些影響。在“新十條”中也特別提出,進入養老院、福利院這些機構,仍需要查驗核酸檢測證明包括健康碼,這樣就能夠大大降低將病毒帶入到這些機構的風險。
她表示,養老院、福利院平時就要做到預防性措施的落實。比如說環境通風、環境衛生,要提醒和協助老年人,兒童做好手衛生,特別是工作人員要規范的戴口罩等,盡可能把新冠肺炎感染風險降到最低。同時,人員也不要相互聚集和相互串門,相對減少這樣的人群聚集和相互流動,做好新冠肺炎的一系列預防工作。
郭燕紅表示,目前很多養老機構也都內設了醫務室,同時也有一些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有相應的聯系,所以對于感染的老人也要進行評估,比如說癥狀比較輕、沒有癥狀,就要安置在養老機構內進行觀察和對癥治療。如果有病情比較重的,或者有的是基礎性疾病加重,就要及時送到醫院去進行救治。在養老機構就地治療的過程中,一方面可以發揮醫務室的作用,另外也可以派駐醫務人員進行駐點的專業醫療服務工作,必要的時候還要求在大型集中化的養老機構要派駐一些急救車輛,能夠保證有病情加重的感染老人能夠及時轉運到醫院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