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替換類調整的,六盤水取消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的選考項目的同時,更加注重過程性評價,即總分50分中過程性評價20分,學業(升學)考試30分;遵義則在取消長跑項目的同時設立10分的過程性評價;貴陽市體育中考的現場測試僅保留立定跳遠項目,將原有的長跑測試更改為體育健康知識上機理論測試等。
江西、甘肅蘭州、白銀、廣東深圳則將原本的必考項(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調整為選考項目,按規定從項目庫中選擇一定數量的科目參加考試。也就是說,以上地區的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意愿選擇是否參加長跑項目的考試。而廣州則在今年的體育中考方案中明確規定,選擇參加中長跑、跳繩、游泳項目的考生需簽《風險知情同意書》。
此外,游泳項目作為同樣對心肺功能有較高要求的項目,也在一些原本被設為必考項目的地區被調整為選考項目甚至直接取消。還有個別地區在保留了長跑項目的同時下調了評分標準。如廣東湛江就將長跑與100米游泳科目評分標準與去年相比略微下調。
有人支持,亦有人憂慮
家長學生各有觀點
最早一批省市出臺了體育政策調整方案以后,陸續還有家長基于“陽康”后學生身體狀況,向尚未公布中考體育方案的當地教育部門建議,調整或取消中考體育項目。河南鄭州、四川資陽等地教育部門也給予回應,表示將綜合各方面因素科學研判,并及時向社會公布。
而在一些已經公布了今年體育中考調整方案的地區,學生和家長則表態不一。

不少“僥幸逃脫”了長跑“任務”的學生,紛紛“暗自竊喜”,表示體育中考壓力驟減。不過也有體育“優等生”表示,大多數考生看來最難的項目臨時取消或調整,對于他們來說少了一個拉開差距的機會。
對于家長來說,贊成者認為,此次做出調整,是出于當下對具體情況的考量,為了學生安全考慮。憂慮者則表示,取消了體育考試,不少孩子少了“指揮棒”的引導,可能會喪失鍛煉身體的自覺性,導致體質下降。
還有家長對將長跑調整為選考項目表示贊同,更有網友直接建議用相對緩和的項目代替長跑,比如太極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