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張守帥
代表名片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 鄭功成
耐多藥結核病被稱作結核病中的“釘子戶”,因患者對一種或一種以上的抗結核藥物產生了耐藥性,導致治療周期長、患者經濟負擔重,潛在傳播風險大。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社會保障學會會長、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對此建議,為耐多藥結核病患者免費提供治療。
“從數量來看,這類患者在我國屬于極少數,但其影響卻較大。”鄭功成說,2021年耐多藥結核病在我國估算發病約3.3萬例,患者治療需要持續18—20個月甚至更長時間,調研發現其醫療費用給部分患者造成了嚴重負擔,這不僅影響患者個人健康,還對家庭成員及社會公眾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截至去年10月底,已有9省市先后進行了二線抗結核藥物政府采購工作,將藥物免費提供給耐多藥結核病患者使用。“基本醫保實行屬地管理,不同地區在將耐多藥結核病納入門診慢性病、特殊疾病范圍和具體保障、管理措施也不一致,亟待從國家層面統一相關政策。”鄭功成建議將耐多藥結核病納入門診特殊疾病管理,利用多種來源資金采購耐多藥結核病治療藥物并納入免費用藥目錄,使耐多藥結核病患者獲得免費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