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治邛崍“電臺 1.”法治邛崍“電臺
2.冉義法治文化廣場 2.冉義法治文化廣場

  為持續深入開展“法律七進”,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邛崍市司法局不斷豐富普法內容,創新普法形式。

  一、探索“互聯網+電臺”新媒體宣傳矩陣

  在成都人民廣播電視臺開辦成都市首檔由區(市)縣開設的專題法治廣播節目《法治邛崍》,由全市各行政執法部門篩選涉及本部門民生、執法中的經典案例,輪流上線,每周六黃金時段在成都全域播出,并同步在成都廣播網、邛崍新聞網、邛崍普法網等直播,節目開播以來取得了成都市20家電臺同一時段節目收聽率排名第2的成績。同時利用已上線的兩微一網、村(社區)村村通廣播平臺,引導全市群眾學法。

  二、創新打造法治文化精品

  選點冉義鎮新建一個大型法治文化基礎設施,并出臺《邛崍市法治文化設施管理制度》,加強對全市已建法治文化設施的管理和維護,定期組織相關干部參觀學習法治文化陣地,提升其法治思維、法治素養,同時加強法治文化作品創作,制作普法短劇3部、普法音樂微信2部,邛崍市檢察院拍攝的微電影《網》,榮獲“全國檢察機關第二屆微電影專題片展播活動”二等獎,邛崍市公安局普法員自創的普法歌曲在網絡上獲得網民廣泛關注,并獲邀擔任央視品牌欄目《國慶七天樂》評委嘉賓。

  三、拓展法治城市創建活動內涵

  會同人社、房管、國土、總工會、農林等部門對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群眾感興趣的政策法規進行梳理,制作成宣傳折頁、海報等宣傳物品,深入全市24個鎮鄉進行巡回宣傳、入戶發放,同時廣泛組織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面向社會開展了“我身邊的法治元素”有獎攝影、“我的調解故事”有獎征文、“法潤天府?法治文化潤民心”文藝巡演等活動,積極發動群眾參與。

  四、創新推進基層依法治理

  在桑園鎮黑虎新村試點開展“社區法律之家”建設,將法治元素植入基層治理,法律服務惠及群眾,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法律服務需求。并在大同鄉永興社區、茶園鄉西禪社區、桑園鎮黑虎新村率先試點推行村(社區)法治副主任制度,創造性地將是中共黨員的“法治副主任”任命為“法治副書記”,推動形成基層依法治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