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資訊|財經|時尚|藝術|娛樂|教育|站內導航
    遂寧

    新浪四川>遂寧 >正文

    蓬溪:探索“三型”發展模式 推動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

    2024年01月05日 11:05 遂寧新聞網 

      近年來,蓬溪縣立足川中丘陵地區實際,圍繞精神物質同步豐收、文旅融合銜接推進、產業人才互促共進等方面積極探索“三型”發展模式,推動村集體經濟提質增效。

      盤活紅色資源 發展“培訓研學型”集體經濟

      深度挖掘“蓬溪起義”紅色文化,依托全國紅色美麗村莊建設試點村——大石鎮牛角溝村,選優配強黨組織班子成員,由村黨組織書記擔任股份經濟合作聯合社理事長,帶頭領辦村集體經濟項目,引進培育3名優秀返鄉人才規?;l展柑橘、藍莓、糧油等現代產業1900畝。

      打造蓬溪縣烈士事跡陳列館、紅色記憶館等紅色教育現場點,保護開發“藏兵崖”遺址,配套開發《一碗救命飯》《牛角號聲》等現場特色黨課,成功創建全市首批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星級陣地。今年以來,累計接待黨政機關、青年團體、學生等開展實地研學、教育培訓5.1萬余人(次),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50余萬元。

      發掘文化底蘊 發展“文旅融合型”集體經濟

      充分發揮蓬溪縣“中國書法之鄉”“本草綱目成書地”文化優勢,綜合利用縣內寶梵壁畫、高峰山古建筑群等6處國保文物單位,蓬溪縣寶梵鎮龍洞村、文井鎮高峰山村黨組織與企業共建共營中國·紅海本草康養度假區、高峰山景區,分別實現村集體增收41萬元、66萬元。

      任隆鎮八角村仙桃產業全面改良,常態舉辦仙桃賞花節,實現產業效益、旅游效益“雙提升”。金橋鎮高坡村、紅溪村建成茶園基地1500余畝,成功培育“香葉尖”名茶葉地理標志品牌,帶動800余農戶參與茶葉種植加工、茶園管理,提供聞香賞花、采茶制茶、餐飲休閑等文旅服務。

      厚植人才優勢 發展“專業創效型”集體經濟

      充分發揮專業技能人才優勢,建立縣域特色產業人才庫,動態培育“土專家”“田秀才”100名,選派集體經濟發展專員49名,為全縣村集體經濟產業項目提供堅實人才支撐。以新會鎮騾埝村為示范打造的千畝稻蛙養殖創業示范園,引進職業經理人團隊參與村集體經濟項目管理,2023年稻蛙總產量達到3萬余斤、總收入達70萬元。

      此外,依托蓬溪駐外黨組織,開拓成都、重慶、貴陽、烏魯木齊等大中城市市場,打通助農增收“最后一公里”。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