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體驗游牧生活、“全景式”欣賞藏房之美、“零距離”與自然“對話”……多年來,道孚縣積極融入“全域旅游”新發展格局,以打造“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為目標,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歷史文化遺產實踐中積極探索,全新打造出“玉科草原自然生態博物館”“道孚藏民居博物館”“‘絲路甘孜·龍燈牧場’景區”和“八美別院”四個文化旅游“新地標”,不僅帶來更多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文旅項目,同時推動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與創新發展,點燃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生態和人文交織 就地體驗“詩與遠方”

  坐落于道孚縣玉科鎮的“玉科草原自然生態博物館”占地2840余平方,由道孚縣委縣政府和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聯合打造,建筑包含自然生態博物館和游客服務中心兩部分。其中,游客服務中心集信息問詢、門票售賣、風物市集和餐飲休閑等多功能于一體,是國內首個以“中國國家地理”為主題的新型游客服務空間。

  走進博物館中,以“天珠”和墨石公園“糜棱巖”元素打造的天珠影院映入眼簾,滾動展示著道孚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在博物館二樓,多層雕塑與多媒體裝置構建出玉科草原的立體造型,展示著玉科草原的壯麗景觀和豐富資源;數字動畫和模擬裝置展現出地址變遷的神奇之處;制作精美的動植物造景和標本,以及騎馬機、VR鍋莊等互動裝置,讓游客全方位了解玉科草原的生態之美和自然界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博物館除了通過自然科學展示吸引游客,還積極探索‘博物館+’經濟發展模式。”據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博物館內設計了餐飲區、文創區、咖啡休閑區,希望既能讓游客享受自然科學,也能休息駐足,為博物館文化消費帶來長足發展。

  被稱作“神駒”之地的道孚,除了秀麗的自然風光,還有五彩斑斕的人文歷史?!坝窨撇菰匀簧鷳B博物館”能夠讓游客“零距離”與大自然“對話”的話,“‘絲路甘孜·龍燈牧場’景區”就能讓游客“沉浸式”體驗“游牧生活”。

  擁有“世界最大的牦牛帳篷建筑”的“絲路甘孜·龍燈牧場”景區是道孚縣深入挖掘當地文化,以“住最宏大的帳篷、觀最雄壯的牦牛、品最生態的產品、當最純粹的牧民”為核心主題,打造出的牧民文化深度體驗和牦牛產業全過程參與的牧旅融合基地。

  景區占地面積約2330畝,總投資約7000萬元,涵蓋餐飲、旅游接待、便民服務、民俗體驗等于一體。其中,被認證為“世界最大的牦牛帳篷建筑”的黑牦牛絨帳篷占地1610余平方米,建筑面積為 2190余平方米,帳篷覆蓋面積為 3080余平方米,帳篷最高處為 22.6 米,可同時容納400多名游客用餐、休息。帳篷內精心打造了牧民生活體驗館、茶馬古道記憶館等游牧文化展示區和藏餐、中餐、演藝廳,讓游客在了解當地特色游牧文化的同時可以大飽口福。

  該景區坐落于國道G317沿線,距道孚縣八美鎮30公里左右,距道孚縣城50公里左右,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能夠與墨石公園、雅拉雪山、木雅嘎達惠遠寺、道孚民居共同形成大區域景區聯動。在豐富游客旅行體驗的同時,帶動當地及周邊縣(市)有機牧場、牦牛農副產品加工、農牧旅生態產業發展。

  “‘玉科草原自然生態博物館’和‘龍燈牧場景區’的打造,是我們將自然風光、傳統游牧文化等優勢資源轉化為旅游優勢,不斷創新“旅游+”融合發展模式,豐富旅游新場景,解鎖文旅消費新業態的具體實踐,希望在傳承民族文化的同時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道孚縣文廣局有關負責人說。

  保護與開發并重 不斷擦亮“金字招牌”

  有著“中國藏民居藝術之都”美譽的道孚,獨特的建筑風格和精湛的工藝技術,是藏民族建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保護和傳承藏族傳統民居文化,道孚縣投入640余萬元,在麻孜鄉溝爾普村打造出“道孚藏民居博物館”。

  博物館由6棟造型不一的獨立建筑物構成,每棟代表著道孚本地不同地區的民居造型,包括扎壩民居、玉科民居、尼措民居、沙沖民居、甲斯孔民居和八美民居。每棟民居建筑在恢復傳統外觀風貌的基礎上對內部裝修進行了提升改造,恢復傳統室內布局,讓游客直觀感受到各地區原汁原味的藏房內部結構。

  道孚縣政府黨組成員賴曉芳告訴記者,道孚藏民居博物館不僅是對展示道孚傳統民居建筑藝術的精心展示,更是對道孚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生動詮釋,將為研究、傳承和保護民居文化提供重要平臺。

  道孚藏民居文化源遠流長,除了保護和傳承外,如何能合理地開發和利用這一文化,使其發揮更大作用、產生更大經濟效益?這是道孚縣一直以來積極探索的重點。隨著“川西游”熱度的持續提升,也催生了國道G317、G318沿線的“酒店熱”“民宿熱”,成為拉動文旅消費的新熱點。結合特有的藏民居文化和廣闊的市場前景,“八美別院”應運而生。

  占地面積2420余平方的“八美別院”歷經三年的匠心打造,采用了巴娑、白馬及石墻等特色元素,將本地民族文化與現代元素完美融合,既有傳統的本質特色,也有對未來的思考和“新藏式”的探索。

  “‘八美別院’的定位是高端民宿,優質的服務和舒適的入住環境是基礎。最終目的是希望將其打造成一個文化載體,一個讓人們能夠深入體驗當地風土人情的驛站,而不僅是住宿。”開業前,“八美別院”的設計者及主理人譚丹哲表示,希望“八美別院”的打造能夠起到示范引領作用,帶動八美地區所有酒店、民宿行業的整體水平。

  開業當日,網絡達人@旅游狂魔夏夏夏就發文表示:“繪滿火焰圖騰的穹頂玻璃讓人非常驚艷,還能在頂樓露臺將整個八美鎮的美景盡收眼底,整體在融入藏式風情的同時,又不失去高端酒店的完善配套,是一個愜意又不失特色的落腳點”

  據悉,道孚縣60個村的集體經濟入股“八美別院”,酒店每年將拿出3%—8%的收益做“分工”反饋給各村。此外,民宿被授為“道孚縣民居協會培訓基地”,將為地方提供相關培訓,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