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江畔人鳥情
義務護鳥員羅向冰(左)和雅安鳥類攝影師劉安在觀測點研究珍稀鳥類的遷徙路線。
羅相文定期檢查人工鳥巢的牢固和鳥的繁殖情況。
羅相文每天定期觀測鳥的品種和數量。
羅相文每天早上和晚上為越冬的鳥兒各喂一次食。
結伴戲水的鴛鴦。
在灘涂上覓食的白骨頂雞。
在青衣江畔停歇的紅嘴海鷗。
在人工木樁上落腳休息的赤麻鴨。
雅安市雨城區這個不足1畝的河中壩半島灘涂成了遷徙鳥類落腳停歇的天堂。
在河中壩半島灘涂的樹叢上設置的人工鳥巢。
雅安鳥類保護協會的義務護鳥員向觀鳥的人們宣傳保護鳥類的法律法規和如何識別珍稀鳥類的知識。
11月20日,雅安市雨城區青衣江畔,初冬的氣溫不到10攝氏度,薄霧籠罩下的江面格外靜怡。與繁華鬧市區一江之隔的河中壩半島灘涂卻很熱鬧,數百只幾十種今冬遷徙而來的候鳥在這個不足一畝面積的小島上成群覓食、休憩。
雅安,處在全球八大候鳥遷徙通道之一的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通道之上,有蜂桶寨—磽磧、喇叭河、二郎山、栗子坪自然保護區等四個中國重點鳥類活動區。良好的生態環境,讓越來越多的候鳥選擇在遷徙途經雅安時停留下來休憩。有的本應越冬后遷徙的鳥類甚至選擇留在這里生息繁衍,而沒有再遷徙。
清晨8點過,江畔傳來一聲“咻咻”口哨聲,成群的鳥兒隨著一位瘦小的男人身影出現而翱翔、鳴叫。他叫羅相文,曾經在動物園當過飼養員,現在是雅安鳥類保護協會的義務護鳥員。愛鳥的他從2018年初開始,每天吃住在江邊的小棚子里,是小島上的全天候“鳥保姆”。初冬時節是他一年中最忙的時候,不斷有越冬的遷徙鳥類飛臨河中壩半島灘涂,小島周圍環境能提供的食物往往不夠鳥兒們食用,羅相文和其他護鳥人就在鳥類專家的指導下自制鳥食,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讓這些越冬遷徙而來的鳥兒不至于餓肚子。
為了保護好在此落腳停歇的遷徙鳥類,在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河中壩半島灘涂于2018年3月設立了24小時鳥類保護觀測點,對鳥類環境進行封閉式管理,在灘涂上安置了供鳥兒落腳休息的木樁,在河中壩半島灘涂的樹叢中用木箱、壇子建了60個窩,“新房子”的入住率已經超過了90%。今年,鴛鴦已經成功在人工鳥巢中繁殖出了后代。據雅安市鳥類保護協會統計,截至目前,共觀察記錄到503種鳥類,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鳥類有9種,二級保護鳥類有52種。黑鸛、斑尾榛雞、鴛鴦、角鸊(pì)鷉(tī)、鳳頭鸊鷉、赤頸鸊鷉、金眶鸻(héng)、赤麻鴨、白眼潛鴨、針尾鴨等鳥類已經是這里的常客。
中國科學院著名鳥類學家何芬奇到此考察后驚喜地說,鳥類的種類和多少體現出一個地區的綜合生態環境,雅安雨城區市中心不足一畝的灘涂小島上,就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黑鸛和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鴛鴦、角鸊鷉、鵂(xiū)鹠(liú)等棲居達300只以上,這里的保護措施做得特別好,在城市中保護鳥類的經驗應該推廣。四川日報記者 尹鋼 攝影報道
猜你喜歡
- “大熊貓從雅安走向世界”文化旅游推介周在莫斯科舉行
- 評論() | 分享12月24號 13:43
- 雅安熊貓燈會點亮莫斯科
- 評論() | 分享12月19號 13:34
- 雅安開工項目100個 總投資228.73億元
- 評論() | 分享12月19號 11:11
- 官宣!三條茶馬古道旅游線路發布
- 評論() | 分享12月19號 11:06
- 兩座陽光城 打造康養地
- 評論() | 分享12月19號 10:54
- 雨城區:助學送溫暖 40名學生受資助
- 評論() | 分享12月18號 14:59
- 握有“金鑰匙”雅安闖出康養新天地
- 評論() | 分享12月18號 14:39
- 精準施策 醫保扶貧取得新實效
- 評論() | 分享12月18號 14:32
- 讓每一個學生在陽光下健康成長
- 評論() | 分享12月18號 14:28
- 雅安天全中學擬認定為四川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 評論() | 分享12月18號 1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