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區:打造特色園區 促進藏茶產業高質量發展
雨城區是“黑茶鼻祖”藏茶的發源地和川藏茶馬古道的起始地,以文成公主進藏和親為標志,藏茶見證了千年藏漢文化的和諧交融,維系了藏漢民族大團結。藏茶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瑰寶,被譽為“雪域高原上的維生素”、藏族同胞的“生命之茶”。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藏茶潛在功效被不斷發掘和證實,藏茶產業被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譽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
為進一步促進藏茶產業的發展,目前,雨城區為藏茶量身打造的方圓12.78平方公里的藏茶產業現代農業園區正在崛起壯大。
園區建設 茶農增收
在園區內的云臺山半山腰,放眼四望,只見連綿的標準化茶園郁郁蔥蔥,不時可見茶農們頭頂烈日、眼疾手快地采摘鮮葉的身影。當他們聽說今年這些標準化茶園將實施有機肥替代化肥、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的消息時,非常高興,一個茶農說:“這簡直太好了!”
雨城區藏茶產業現代農業園區有1.03萬畝連片標準化茶園,這是園區重要組成部分。茶葉生產中,在春、夏季追肥通常施用速效氮肥,在冬季底肥中則主要施用化學復合肥,但是土壤長期施用化肥,使土壤消耗了大量的有機質,存在土壤板結、酸化等現象,若采用有機肥,就能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改善土壤團粒結構,增加土壤的通透性,避免單純施用化肥而引起的土壤退化。
在病蟲害防治方面,突出綠色理念,采用多項綠色防控措施,以物理防控和化學防控為主,推行以生物農藥、礦物質農藥逐步替代化學農藥,減輕對環境的破壞,以及對天敵和人身的傷害。
“為了確保茶葉安全和品質,我們計劃10月底前在園區的標準化茶園實施‘兩個替代’,就是有機肥替代化肥、生物農藥替代化學農藥,并且通過增加社會化服務覆蓋面來推進這項工作?!庇瓿菂^農業農村局茶產業發展辦公室主任李霄說,“我們還準備引導農戶實施機采,降低勞動強度,提高茶園收益?!?/p>
中午時分,云臺山下的云臺山茶葉集市,車水馬龍,人聲鼎沸,茶農們背著一簍簍當天采摘的鮮葉到這里變現,茶農們一天要在這里熱熱鬧鬧地“趕”兩場,中午一場、傍晚一場。
草壩鎮魏家村一組茶農羅敏秀說:“我今天一早出門,采了一背簍鮮葉,接近30斤,每斤可以賣3塊錢哦!到這里賣茶葉,收購商多,我們可以貨比三家!”
這個自2017年2月在原雨城區合江鎮塘壩村糧站基礎上改造的茶葉集市,現已成為雨城區藏茶產業現代農業園區的一抹亮色。
集市負責人朱錦說:“集市主要在春季交易,每年二月上旬開始,持續到九、十月份,每天吸引雨城、名山、洪雅等地幾十上百戶鮮葉收購商前來收購,這樣,周邊茶農在這里賣茶就有比較了,哪個茶商出的價高就賣哪個茶商,就不像以前那樣分散交易,茶農信息不對稱、被壓級壓價,現在好了,茶農的收益有了保障!”
如今,通過雅安的繞城高速環線、快速通道、工業大道等快捷交通,就可快速地到達園區農旅融合及藏茶品牌展示窗口、地處雨城區多營鎮的“中國藏茶村”。
據李霄介紹,“中國藏茶村”是蘆山地震之后,雨城區舉全區之力打造的一個農旅融合發展的休閑旅游觀光勝地,2016年一期建設基本完成,已具有藏茶文化展示館、藏茶標準化生產線、世界茶種園等板塊。此外,一批民宿和酒店在“中國藏茶村”迅速崛起。為了增強雨城區藏茶產業現代農業園區的品牌效應,“中國藏茶村”納入了園區的范疇。目前二期建設已基本完成,增加了民宿、鄉村酒店、餐飲服務等。
“中國藏茶村”在帶動茶農增收方面發揮了大作用。入駐“中國藏茶村”的四川康潤茶業有限責任公司生產部部長王博說:“去年,我們通過‘公司+農戶’收鮮葉加工藏茶,就收了1600多噸鮮葉,加工了300多噸成品藏茶。今后,還將逐步提高產量,茶農的鮮葉就更有出路了!”
特色鮮明 獨一無二
雨城區為雅安藏茶的生產核心區,全區現有茶園30萬畝,年產藏茶3萬噸,綜合產值達50億元。
開展以藏茶產業為引領的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能示范引領農業發展方式轉變,提高農業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促進農民增收。通過進一步從生產端、供給側入手,創新體制機制,調整優化雨城區藏茶產業生產的要素、產品、技術、產業、區域、主體等方面結構,促進特色農產品標準化生產示范,有助于優化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實現綠色發展和質量提升。
園區現有藏茶企業4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2家,市級龍頭企業1家??禎櫜铇I是2018年新組建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引領藏茶產業向著“N+1+M”分工合作的產業新模式轉變,目前正在申報市級龍頭企業。隨著藏茶加工園今年入園企業的動工,園區預計藏茶企業將達到7家。
李霄介紹說:“雨城區2019 年開始創建現代農業園區的時候,只是單純以茶產業為主,市農業農村局給我們以指導,一定要突出雨城特色,藏茶在全省都是獨一無二的。這樣,我們展開了雨城區藏茶產業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并于當年底成功命名市級園區。”
以原合江鎮為依托,是因為合江具有諸多優勢:一是合江是全區的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示范鎮、鄉村振興示范鎮、“一村一品”示范村鎮;二是合江10個村皆是以茶葉為主導產業;三是全區各類初加工廠,絕大多數都在合江,產業基礎優勢明顯。
鎖定目標 持續推進
自去年以來,雨城區的草壩鎮、多營鎮、大興街道等方圓12.78平方公里成為一片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熱土,一個個標準化茶園、云臺山茶葉集市、“中國藏茶村”、“中國藏茶城”納入雨城區藏茶產業現代農業園區的麾下,成為園區一顆顆璀璨的明珠。
通過這一顆顆明珠的引領示范,雨城區夯實茶業基礎,著力圍繞茶產業規模化、標準化、市場化、融合化目標,持續抓好茶產業提質增效,進一步集聚土地、資本、科技、人才、信息等要素,將藏茶產業現代農業園區培育成特色鮮明、設施裝備先進、加工水平高、產業鏈條完整、生產方式綠色、品牌影響力大、要素高度集聚、輻射帶動力強的全國一流、西部領先、全省前茅的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示范引領全市現代農業發展。
據了解,雨城區迄今已整合各類項目資金5000余萬元投入園區建設。
園區包含4村1園和“1村1城”。“4村”即雨城區草壩鎮塘壩村、魏家村、徐坪村、雙合村(云臺山茶區),“1園”即位于草壩鎮廣華村的藏茶加工園,“1村”即位于多營鎮的中國藏茶村,“1城”即位于大興街道的中國藏茶城。規劃格局“一園區、兩中心、三基地、兩平臺”。一園區即藏茶加工園,兩中心即中國藏茶村“藏茶科技文化旅游中心”、中國藏茶城“藏茶工業文化旅游中心”,三基地即打造云臺山茶區為標準化機采示范基地、綠色食品(茶葉)原料標準化基地、“兩個替代”綠色發展示范基地,兩平臺即園區多元功能服務平臺、園區數字農業智慧平臺。
雨城區重點支持茶園基地基礎設施、設施裝備、農產品加工、農業新業態、品牌培育等方面建設,把園區建成以茶葉為主的特色農業產業和旅游發展相結合的現代農業園區,有力推進雨城區茶業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現代化發展進程,促進產業提質增效,實現區域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
今年春,雨城區出臺了《雅安市雨城區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推進方案》,明確到2022年創建區級、市級、省級現代農業園區各1個,構建區級到省級的農業園區梯次發展體系。雨城區藏茶產業現代農業園區已鎖定省級目標,并在此基礎上爭創國家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今年2月,我們啟動省級園區申報工作,3月,我們進入省上培育園區名單,并有了 1000 萬元的培育資金。”李霄說,“我們將對照省級園區認定標準,補短板、抓亮點,培育資金將重點投向云臺山茶園集中連片示范區、云臺山茶葉集市、雨城區社會化服務中心、藏茶加工園等點位?!?/p>
目前,園區道路已經形成環線,藏茶加工園建設已經啟動,“中國藏茶城”正在建設之中,“中國藏茶村”已接 待 八 方 來 客 。預 計 到2022年,園區將投入各類資金5億元,園區建設繼續向縱深推進。(來源:雨城區委宣傳部)
猜你喜歡
- 加強鳥類保護與利用 大力培育觀鳥經濟
- 評論() | 分享06月05號 15:45
- 2020首屆數字四川創新大賽在成都啟動
- 評論() | 分享06月05號 15:35
- 雅安市雨城區:全力推進天府旅游名縣創建
- 評論() | 分享06月04號 10:52
- 傳承紅色文化 弘揚紅軍精神
- 評論() | 分享06月04號 10:50
- 四川天全經開區“園保貸”項目成功簽約
- 評論() | 分享06月04號 10:49
- 天全:讓文物資源活起來 助力天府旅游名縣創建
- 評論() | 分享06月04號 10:48
- 天全縣按下爭創天府旅游名縣“加速鍵”
- 評論() | 分享06月04號 10:47
- 雅安市召開全市防疫物資產品質量和市場秩序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推進
- 評論() | 分享06月03號 09:46
- 傾注山村凡事用心 擔當實干溫暖民心
- 評論() | 分享06月03號 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