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雅安

    新浪四川>雅安>健康>正文

    萬家親人團圓之時 她們揮手走進隔離病房

    2020年02月03日 17:29 北緯網 

      2020年1月24日24時00分,當萬家親人團圓共待新年的鐘聲敲響之時,雅安市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雅安醫院)(以下簡稱市醫院)三院區(感染科)二樓關閉了4個小時的隔離門即將打開,已經穿戴好防護服的感染科護士裴滟菲,將從這道門進入隔離病房。在隔離病房里,她將完成4個小時的護理任務,4個小時里,她不能吃也不能喝,更不能上廁所。

      1月22日,我市發現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患者以來,市醫院感染科全體醫務人員便沒有離開過工作崗位。“大家都沒回過家,吃住都在醫院,全身心投入到救治患者的工作中。”市醫院感染科主任龍志玲說。

    裴滟菲揮手后即將向隔離病房走去裴滟菲揮手后即將向隔離病房走去

      堅守

      是擔當也是責任

      “24小時在崗,一直要堅持到30號(農歷正月初六)。”進入三院區,第一道關卡就是預檢分診點,來到院區的所有人員都要經過預檢才能進入。在這個崗位上的護士,是來自名山區的女孩李秋實,雖然離家很近,卻無法回家與家人團聚。“如果是武漢方向回來的人,在預檢時就要穿戴防護設備。”

      從預檢分診點后面的大門進入二樓,基本上就進入了隔離區,隔離病房以外的區域,是醫務人員臨時居住區。24日23時剛過,裴滟菲便來到更衣室穿戴防護服,防護服要穿戴三層,佩戴橡膠手套必須將防護服覆蓋到手腕上方的位置,每穿一層防護服就要戴一雙橡膠手套,再將頭套戴上、鞋套穿上。裴滟菲由于身體偏胖,所以每次穿戴防護服都需要同事幫忙才能完成。

      “幾分鐘時間,頭套內就會起霧,衣服也全被汗水浸濕。”隔離病房分成兩個區域,已經確診的患者在一個樓層,留置觀察的疑似患者在另一個樓層。同時,兩個護理組上崗,每一組護理人員是2個人,分為4個小時和8個小時的崗位。“給患者進行治療的護理人員4個小時換一組,另一組的護理人員是8個小時換一組。”

      穿戴上防護服設備后,在崗的幾個小時里,人就像被裝進一個蒸籠。“你看我這雙手,已脫掉防護設備10多分鐘了,現在還這么白。”護士王麗君把雙手伸出來,讓大家看看工作4個小時后雙手的樣子。

      每次交班后脫下防護服,渾身濕透,就像洗過澡一樣。“穿著防護設備沒法上廁所,上班時間只能盡量不喝水、少喝水。”市醫院感染科護士長李惠梅說,幾天來,大家都積累了經驗。

      “你們怕不怕?”

      “怕!”

      面對記者的問題,王麗君沉默了許久,最后說出了這個字。此前,雖然每個人都做好了充足的思想準備,1月24日第一例患者確診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真正需要面對時,對于這群年輕的姑娘們來說,思想上還是會有觸動。

      樂觀

      把祝福帶給親人

      下班后,該院規培生張紅顏簡單吃了兩口餅干,便拿出手機與父親視頻。她一邊和父親說著開心的話,一邊給草壩農村的親人拜年。“讓家里人看到我開開心心,他們就不擔心我了。”張紅顏說,自己很想回去,但不能回去。

      在張紅顏的旁邊,是剛換崗下來的護士沈如月,24歲的她還是第一次在春節離開父母,給父母說了兩句話后,她就趕緊掛斷電話。“家離醫院不遠,但我不能回去。”沈如月和張紅顏不一樣,她不敢與父母多說話,害怕自己控制不住情緒。

      “我與確診的患者非常‘有緣’,病人也是我去會診,也是我去接回來的。”端著盒飯,醫生楊靜就在推車旁吃了起來,由于連續值班讓她吃飯時間也沒了定數。1月22日楊靜值班,接到任務后,她立即趕到天全進行會診,當晚便將患者接回了醫院。“你看剛才那位護士,昨天凌晨4點才下班,中午12點才吃飯。”

      疫情出現以來,市醫院感染科收治了全市所有確診患者和疑似患者。龍志玲介紹,科里的幾個專家不僅要負責收治病人的醫治,還要負責全市疑似患者的會診。

      1月24日24時下班的護士,還有來自陜西漢中的姑娘劉玥。兩天前,劉玥的奶奶因病去世,原本準備回陜西漢中老家奔喪的她,卻加入到了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線。

      “很傷痛,但這里更需要我。”遠在陜西的父母非常理解劉玥,奶奶生病后劉玥每天都會為奶奶祈禱。“我想下班后很晚了,所以上崗前就給家里通了電話。”談話間,淚花一直在劉玥眼睛里打轉,但她一直克制著不讓它流下來。

      上午采訪時,市醫院康復科志愿者楊建蓉不愿意說出她的名字,僅向記者透露她是一個白衣天使。

      龍志玲、楊靜、劉玥、楊建蓉……穿戴上防護設備,沒有人能夠準確分辨出來,但在大家的心中,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白衣天使。

      欣慰

      她們不是孤軍奮戰

      在醫務人員就餐的凳子上,劉玥正在從一個布袋里尋找自己喜歡的食品。“這是晚上一個志愿者給大家送來的禮物,里面有許多女孩子們愛吃的食品。”護士長介紹,17年前“非典”時期,這位志愿者曾受到過市醫院的照顧,聽說大家不能回家過年,專門趕在新年到來之前將食品送來。“有很多人在默默關注、支持我們。”

      1月24日上午,市醫院黨委書記杜瀟一早便帶領相關業務負責人趕到三院區,對防控工作進行再部署、再動員。“所有患者得到最好救治,所有醫務人員不倒下一個。”對于疫情防控工作,杜瀟希望所有人員共同努力,打完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疫情發生以來,市醫院護理部充分認識到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為做好多梯隊的應急救治準備,1月23日向全院護理人員發起倡議,請大家積極主動參與到防治及醫療護理救治中來。截至24日,護理部共收到193名護理人員自愿請戰,積極參與救治工作,其中護理管理者25名,規培護士10人。

      “我們有兩名護士已經懷孕,其中一位已7個多月,她們都堅守在工作崗位上。”得知醫院護理人員積極請戰,該院護士長感到非常欣慰。

      對于感染科承受的壓力,遠在藏區開展援藏工作的感染科主治醫生伍錫剛也非常清楚,于是他申請返回原工作崗位,加入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線。“他已經購買了最近一班客車票,正在馬不停蹄往回趕。”龍志玲說。

      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之時,裴滟菲一步一步向隔離病房走去。走進隔離區,裴滟菲轉過身來揮了揮手,說了一句:“祝大家新快樂!”裴滟菲的步伐堅定平穩,富有力量。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