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堅守200多小時 我市首診患者病情好轉
1月22日晚,雅安市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雅安醫院)(以下簡稱市醫院)感染科醫生楊靜,從天全縣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患者霍世洪(化名)接回市醫院三院區(感染科)。
至今,楊靜已經200多個小時沒有走出過病區……
1月24日,我市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確診,市醫院感染科39名醫護人員奔赴“抗疫”最前線,進入封閉工作生活狀態。
1月31日,記者走進市醫院三院區,揭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隔離區的神秘面紗。
封閉的日子
用手機向家人報平安
還未進入大門,剛剛消殺完留下的藥味撲面而來。同時,進入院區的每一位人員首先要進行體溫測量。
進入病區,走廊出現多個岔口,左拐右拐之后,長長的主干道一直延伸到“盡頭”。
“許多人來過幾次,還是找不到醫生辦公室在哪里。”市醫院感染科主任龍志玲說。
進入第一道防護門,便進入“封閉”區域。在這個區域內,感染科的醫護人員大多已經工作生活超過200個小時。
走廊中部的一個拐角處,是醫務人員的一個臨時就餐點。護士鄧雅丹、楊曉宇正吃著午餐——一盒面條。
“我1月21日回家吃完年飯就回來上班了,再也沒有出去過。”楊曉宇是在這里封閉工作生活時間最長的一個,她原本的計劃是值兩天班就回家陪父母過年,但因為工作的需要,“連續上了兩天班,接著整個區域就被隔離起來。”
26歲的鄧雅丹是雨城區八步鎮人。1月23日,她回家團圓,剛到家就接到科里電話,沒吃上一口團年飯又回到工作崗位。
鄧雅丹和楊曉宇分屬不同的小組。“我們15天一個輪轉,其他科室過來的人員在隔離14天后,回各自的科室上班。”楊曉宇和鄧雅丹都是感染科人員,不會輪轉到其他科室。
鄧雅丹還是醫院赴鄂應急醫療隊的儲備隊員。1月27日,當她得知一同事將赴鄂抗疫之后,主動要求進行替換,“這位同事的孩子太小,而我還沒有結婚,派我去沒有后顧之憂。”
每天下班后,鄧雅丹和楊曉宇都會和家人視頻,報個平安。手機是她們目前了解外界信息、溝通聯系家人的唯一方式。
這也是護士沈如月聯系家人的方式,雖然這是她第一次在春節離開父母,但她不愿意和家人視頻,“我怕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打電話更方便,幾句話就搞定。”
節省防護服
雙人崗調成單人崗
15時30分,沈如月走進更衣室開始穿戴防護裝備;15時50分,對著鏡子檢查完著裝后,她從另外一個出入口走進另一條走廊。
沿著走廊前行約30米,便是隔離病房的第一道隔離門,進入第一道隔離門然后左轉,便可以看到第二道和第三道隔離門。“沒有穿戴防護服的情況下,不能繼續往前走。”沈如月說,“之前我們每一個班都是兩名護士,因為防護服比較緊缺,現在換成一個人一個班。”
在第二道和第三道隔離門上都有一個長方形的玻璃窗。透過玻璃窗可以隱約看到沈如月的身影。
確診患者的隔離病房是負壓病房。
市醫院感染科護士長李惠梅介紹,在市衛健委的大力支持下,2019年感染科建成負壓病房并投入使用,解決了空氣流通難題,“如果空氣不是從外往里吸,病毒就會隨著空氣循環到走廊,醫護人員感染的概率就會增加。”
而在醫生辦公室,帶班醫生李民和前來支援的呼吸科醫生楊超討論著患者的病情。
疫情防控阻擊戰以來,市醫院感染科將醫生分成3個組,分別由楊靜、伍錫剛、李民帶班。“之前每天查房都是3名醫生同行,為了節約防護服、減少進入隔離病房的人數,現在每天只能派一名醫生進去檢查。”李民介紹。
每天9時是交班時間,3個組的醫生將聚在醫生辦公室,對病人治療情況進行匯總,并針對疑難問題展開討論并提出解決的辦法。
在醫生辦公室里,原本在隔離病房一線的護理人員裴滟菲,被調配到后勤工作崗位。她身體偏胖,科室里已經沒有適合的防護服型號,她不得不離開一線護理崗位,“感覺非常失落”。
醫生辦公室外,前來支援的市醫院老年二科副主任、市醫院社工部部長楊有京推著消毒機,開始給病區消毒,“無論在什么崗位,大都沒有任何怨言。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大家都凝聚在一起。”
隔離病房里
護士患者互相鼓勵
16時15分,脫掉防護服的醫護人員王丹,從隔離病房走了出來。她的額頭上、臉頰上留著佩戴口罩和護目鏡的痕跡,戴了4個小時橡膠手套的雙手如在冷水里長時間浸泡后的狀況。
“防護服里面要起霧,戴著幾層橡膠手套,汗水都流在了里面。”王丹介紹,隔離病房分為兩個部分,一樓是疑似患者的隔離病房,三樓是確診患者的隔離病房。
每天8時、12時和18時是為患者送飯的時間,后勤人員將病號飯送到隔離病房門口,再由護理人員送到隔離病房的患者手中。
“在里面,我們給患者進行治療,并不時測量體溫。”王丹說,其余時間就是盯著監控,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
經過市醫院三院區醫護人員一個多星期救治,我市首例確診患者病情已經出現好轉。
鄧雅丹介紹,霍世洪是一個非常樂觀的患者,從武漢回來后感覺不適,主動到醫院接受監測。
在隔離病房里,手機是霍世洪與醫護人員溝通的工具之一;霍世洪需要什么東西,她們值班時會給他帶進去;醫護人員也會通過微信和確診患者進行互動,互相鼓勵。
“他(霍世洪)很樂觀,情緒也很穩定。”楊靜是第一個參與霍世洪會診的專家,掌握著第一手資料,“他相信我們,也非常配合治療,對未來充滿信心。”
李民介紹,霍世洪的病情已經出現好轉,但還要繼續接受治療。
猜你喜歡
- 守土有責 守土負責 守土盡責 堅決把疫情防控措施落細落小落實到位
- 評論() | 分享02月03號 17:36
- 為生命 他們選擇身披“白色戰袍”
- 評論() | 分享02月03號 17:34
- 漢源縣九襄鎮三級聯動構筑群防群治疫情防線
- 評論() | 分享02月03號 17:33
- 奏響新年之聲 錦城愛樂樂團雅安首演
- 評論() | 分享01月19號 23:34
- 瑞鼠迎春 石棉縣舉辦2020年春節聯歡晚會
- 評論() | 分享01月19號 23:32
- 夾金山 大熊貓從這里走向世界
- 評論() | 分享01月19號 11:35
- 雅安“熊貓燈會”31天歡樂不打烊:“胖墩兒帶您走世界”
- 評論() | 分享01月19號 11:31
- 迎春送福寫春聯 翰墨飄香添年味
- 評論() | 分享01月15號 17:18
- 哪件辦得最滿意?雅安民生實事票決項目首次接受滿意度測評
- 評論() | 分享01月15號 16:45
- “帶愛@回家” 雅安舉行第六屆網絡春節聯歡晚會
- 評論() | 分享01月15號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