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雅安

    新浪四川>雅安>資訊>正文

    雅安雨城:一村一品一故事 脫貧奔康幸福歌

    2020年10月16日 11:36 新浪四川城事 

      “柏香村小瓊腌菜,真香!”

      “麻柳村蜂蜜好生態……”

      近年來,雨城區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一號民生工程”,深入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取得了決定性勝利——2014 年建檔立卡貧困村38 個、貧困人口3808 戶11705 人,貧困發生率6.47%;如今,雨城區所有貧困村全部退出,所有貧困戶全部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

    雅安雨城區第一屆貧困村農產品直播帶貨節上,貧困村“第一書記”化身主播,推薦特色產品雅安雨城區第一屆貧困村農產品直播帶貨節上,貧困村“第一書記”化身主播,推薦特色產品

      蜂蜜、臘肉、竹編、藏茶……雅安雨城區第一屆貧困村農產品“直播帶貨節”直播現場貧困村“第一書記”化身主播,推薦這些來自雨城區貧困村的特色產品。這些產品,只是雨城區貧困村發展特色產業而涌現的眾多“網紅”農產品中的一小部分;親自上陣“帶貨”的“第一書記”,只是奮戰在一線的扶貧干部中的一員;而“直播電商+ 精準扶貧”的模式,也只是雨城區不斷探索脫貧攻堅新路徑眾多新嘗試中的一種。在雨城的鄉村田野,在決勝脫貧攻堅奮戰的征途中,每一個村、每一個產業、每一位第一書記、每一戶曾經的貧困家庭……都有著動人的脫貧故事。

      固本強基,把黨建與脫貧擰為“一股繩”

      炎炎夏日,我們卻在駛向望魚鎮的路途中感受到陣陣清涼。茂密的竹林、秀美的天河,一眼望去滿眼皆綠。望魚鎮是典型的山區鄉鎮,森林覆蓋率達82%,河流綠化率達100%,是雅安市林業重點鄉鎮之一,也是康養休閑的旅游重鎮。

    五黑雞五黑雞

      在靜謐的山間,卻生活著一群野性十足的“戰斗雞”——五黑雞。這是沙坪村(原大溪村)駐村工作隊經多方考察后引進的品種,其生的蛋因五顏六色而取名為“七彩蛋”。從2017 年飼養至今,五黑雞與七彩蛋已成為“網紅”產品,銷往北京、廣州、深圳、武漢等地,且供不應求。

      幾十只五黑雞自由自在地在林間踱著步,不時跳上枝頭。這是貧困戶代紹紅家飼養的五黑雞。“有了低保兜底,小孩有義務教育,家里人還有醫療保障,現在靠養雞也有了更多的收入,日子比以前好多了!”代婆婆高興地告訴我們。

      不僅要聯絡幫扶單位采購村里的農產品,還要親自上陣拍視頻“帶貨”,談起第一書記的工作,沙坪村第一書記黃昌運認為,第一書記是脫貧攻堅的中間力量,上傳下達,讓相關政策貫徹落實到地;第一書記還是為民服務的帶頭人,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興產業的領頭人。

    望魚鎮原順河村成立合作社發展庭院竹編,帶動群眾致富望魚鎮原順河村成立合作社發展庭院竹編,帶動群眾致富

      依托林竹資源,望魚鎮正不斷提高林竹產品附加值,原順河村成立合作社發展庭院竹編,合作社成立以來帶動群眾增收29 萬元。一位老大爺一面熟練地編制著藏茶包裝,一面告訴我們,他現在靠編竹編一個月也能掙六七百元的零花錢。原中壩村九層巖養蜂專業合作社也帶動著該村全部28 戶貧困戶加入,現已注冊“蜂苞”商標,年均產蜂蜜兩百多千克,年均創收約3 萬元。這個3 畝竹木結構的生態養殖基地正為當地老百姓“釀”著幸福的蜜。

    原中壩村九層巖養蜂專業合作社,正為當地老百姓“釀”著幸福的蜜原中壩村九層巖養蜂專業合作社,正為當地老百姓“釀”著幸福的蜜

      這些合作社的成立,正是望魚鎮打造“黨建+扶貧”、探索建立“村黨支部+ 專合社+ 貧困戶+ 基地”整體聯動的產業扶貧發展模式的實踐成果。望魚鎮鎮長楊杰介紹:“望魚鎮黨委堅持‘圍繞脫貧抓黨建,抓好黨建促脫貧’,抓干部隊伍建設、抓組織體系建設,并堅持全鎮‘一盤棋’思路,優化產業空間布局,引導各村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圍繞融入望魚‘文旅重鎮’建設目標,發展特色產業,打造各村‘繁星點點’成就全鎮‘皓月當空’。”

      在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的征途中,黨建引領始終發揮著“方向盤”的作用。雨城區建立聯動統籌機制,把脫貧攻堅作為“一把手”工程,選優配強幫扶力量,不斷增強一線扶貧干部的榮譽感和獲得感,激發更大的干事創業熱情,助推脫貧攻堅提質增效。近年來,雨城區2 名黨委書記被評為省級脫貧攻堅先進個人,2 名第一書記被評為省級優秀第一書記,1 名駐村工作隊員被評為省級駐村工作隊員,全區109 名各級扶貧干部獲省、市、區表彰和記功。

      抓產業,讓脫貧奔康有支撐

      產業發展已成為雨城區貧困戶穩定增收、脫貧致富的主要渠道。近年來,雨城區積極鼓勵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持續做好農業產業結構調整。2015 年至2019 年,累計在全區38 個貧困村和非貧困村建檔立卡貧困戶新發展農業產業19289.45 畝,其中茶葉2287.45 畝、獼猴桃3515.59 畝、雪梨358.65 畝、李子1318.73 畝、柑橘251.62 畝。

      而每一個產業的發展是政策引導、經年考察、多方合力之后所取得的成績顯現。

    建設中的雷竹基地建設中的雷竹基地

      在碧峰峽鎮黃龍村,我們見到了雨城區任職時間最長、也是年齡最大的貧困村第一書記宋云才。今年53 歲的他被大家親切地喚作“老宋”。2015 年8 月到黃龍村后,宋云才就在思考如何發展壯大脫貧產業,經過實踐檢驗,最讓老百姓受益的,便是雷竹基地的引進。

      “經過7 年的考察,我們認為雨城區的土壤、溫度和海拔非常適合雷竹生長,具備規模化發展雷竹的基礎。”雅安道和天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宋金水說,“黃龍村班組成員的全力支持、高度配合,促使雅安第一個雷竹基地落戶在這里,我們目前計劃在雅安栽種3 萬畝雷竹,再帶動百姓栽種30 萬畝,讓綠色經濟走出四川,走向全國。”

      剛到黃龍村時,宋云才便盤算著如何把閑置土地利用起來。如今,荒山變“金山”,一株株長勢良好的竹苗讓村民們看到了希望。曾經,黃龍村的年輕人大都外出務工。如今,村民不僅能收土地租金,在家門口還能工作掙錢。不只是25 戶貧困戶,還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回到家鄉建設家鄉,一個月有了三四千元的收入。“通過產業示范、勞務促收、資源整合等,特色產業項目在鄉村才能開花結果。”宋云才對黃龍村雷竹產業的未來發展很有信心。

      雷竹產業只是打開黃龍村致富門的第一步。“讓老百姓轉型為產業工人,帶動當地人持續增收,最終形成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綠色經濟模式,這不僅僅是經濟效益,更是生態效益。”宋金水說道。

    水墨上里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人前往尋找寧靜水墨上里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游人前往尋找寧靜

      在距離黃龍村不遠的白馬村,依托碧峰峽與上里古鎮,正以康養產業為依托,吸引著大批游客,也帶動著當地百姓脫貧致富。萬森康養莊園作為雨城區第一個社會投資的康養項目于2017 年落地白馬村。同時,各類餐廳、農家樂與康養酒店、康養地產都在這里落地生根。以旅游產業為主,白馬村主打“生態”,農戶散養的雞肉鮮美可口、自制的香腸臘肉供不應求,新鮮蔬菜綠色有機。村里設立了星級農家樂評選品牌“森林人家”,為農家樂服務人員提供定期免費體檢、服務技能培訓,讓農家樂不斷提檔升級。

    塘壩村立足茶產業,開發研學旅游,努力建設產業興旺、藝術培訓、生態宜居、鄉村文明的美麗新農村塘壩村立足茶產業,開發研學旅游,努力建設產業興旺、藝術培訓、生態宜居、鄉村文明的美麗新農村

      在草壩鎮(原合江鎮)塘壩村,從早春芽茶采摘開始,云臺山茶葉集市每到中午和傍晚就熱鬧非凡。“自2017年茶葉集市建立后,茶農再也不用到田間地頭賣茶葉,更不會因為信息不通而導致好茶葉賣了低價。而茶商更是能在這里多對比、多選擇,以優價收購好茶。”草壩鎮塘壩村黨總支書記魏國強介紹道,“下一步我們還會對茶葉集市進行擴建改造,規范茶葉交易市場,助推產業良性發展”。

    塘壩村藝術民宿塘壩村藝術民宿

      2018 年塘壩村貧困戶全部脫貧摘帽,為了鞏固產業,加大布局,塘壩村致力于發展藝術產業,實現“兩條腿走路”。“目前,我們已引進13 家藝術文化民宿,已建成并投入營運5 家,通過引進藝術家培養本地人才,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魏國強說,“下一步,我們還準備開發研學旅游,努力建設產業興旺、藝術培訓、生態宜居、鄉村文明的美麗新農村”。

      扶貧先扶智 讓貧困村成為詩意的家鄉

      在白馬村君臨山莊的靜謐下午,房客在院子里悠閑地聊天喝茶,而廚房里,高加林正在忙著準備晚餐。2014 年高加林脫貧,在政府五改一建、貼息貸款等政策的幫扶下修建了這家農家樂。白馬村環境幽靜,山上能觀賞云海,山下可游覽白馬泉和上里古鎮。而最讓游客贊不絕口的是高加林的廚藝。每到旺季,山莊的房間總是供不應求,必須提前預訂。

      白馬村設立了星級農家樂評選品牌“森林人家”,讓農家樂不斷提檔升級

      “脫貧攻堅重在扶智,一定要讓他們有脫貧的技能、有脫貧的本事。并且要為他們做好服務工作,解決后顧之憂。”談起白馬村第一書記的工作,韓莎笑稱自己是個“推銷員”,負責將村里好的農產品推介出去,“要讓好的資源走出去,最重要的是基礎設施的完善。去年,我們修建了4 公里的生產便道和便橋以及一個100 立方米的蓄水池。之前,有一段路落差達一二十米,經常有老百姓摔下去。在今年我們修了坡道,并且在相對危險的路段新增了2 公里的護欄”。

      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人居環境的不斷改善、新興產業的不斷發展,讓貧困村變得越來越美麗。在草壩鎮塘壩村,整潔的瀝青路在連綿的茶山之間穿行,鮮花、綠樹、柵欄、民居與一棟棟充滿現代美學的民宿構成一幅鄉村美麗畫卷。而這里動人的不只是茶園風景,還有“農民油畫”的情懷——這里的農民白天腰間別一個竹簍,在茶地里摘茶;夜晚則拿起畫筆,在家作畫。

      近年來,雨城區立足豐富的茶產業資源、自然風光宜人的資源稟賦,以草壩鎮為試點,創新探索建立富有特色的文創助推鄉村振興工作機制,用藝術喚醒鄉土、以文創激活舊村,闖出了“黨委政府+ 藝術家+ 農民”的文創發展模式。

    草壩鎮用藝術喚醒鄉土、以文創激活舊村,闖出了“黨委政府+ 藝術家+ 農民”的文創發展模式草壩鎮用藝術喚醒鄉土、以文創激活舊村,闖出了“黨委政府+ 藝術家+ 農民”的文創發展模式

      在塘壩村,“厚山·畫家民宿”成為都市人享受慢生活的選擇。而“厚山”的主人、油畫家廉學洺還有另一項工作——免費教農民畫油畫。目前油畫班的學員已完成作品百余幅,售價從幾百元至上千元。日本福知山大學教授在塘壩村參觀期間現場曾收藏了兩幅畫作,并邀請當地村民到日本舉辦農民油畫展。

      廉學洺說:“有一天村民不再出遠門務工,能在塘壩村擁有自己的畫室,畫室里掛滿原創的藝術文創作品,來到這里的人們欣賞并購買這些作品,這是我的理想。”

      農民拿起畫筆,而美麗的鄉村也吸引著來自都市的女孩來到這里追尋創業的夢想。在望魚古鎮,一家草木染店靜靜地開著。“這里的氛圍很適合讓我沉淀下來做手工藝,而我的創作來源于生活中感受到的美。”店主劉隨向我們展示著最新的設計作品,“這是周公河帶給我的靈感。你們看這藍底白花是不是很像夏日蕩漾的水波?”

      各級財政扶貧資金近2億元,組織實施基礎設施項目200 個,實施2460戶貧困戶五改一建,建檔立卡人員100% 參保,2020 年春季義務教育階段建檔立卡貧困學生1024 人,入學率達到100%……數據背后,是雅安雨城區不斷擦亮“第一書記”名片,以黨建引領助推脫貧攻堅提質增效;是這座茶馬古道重鎮因地制宜、精準施策,發展新興產業增強脫貧攻堅造血功能;是聚焦“兩不愁三保障”標準,聚焦脫貧質量和成色,一鼓作氣、乘勢而上、決戰決勝收官之戰。未來,將有更多的人留在家鄉建設家鄉,也將吸引更多人來到鄉村,尋找詩意的美好,共譜脫貧奔康的幸福之歌。(雅安市委宣傳部 供稿)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午夜av秒播在线观看| 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中文| 午夜成人无码福利免费视频| 黄色网站在线免费| 女人与公拘交酡过程高清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99久久久| 欧美国产激情二区三区| 天天干天天色天天干| 久激情内射婷内射蜜桃| 欧美日韩国产在线人成| 再来一次好吗动漫免费观看| 色爱av综合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香蕉免费播放| 久久亚洲综合色| 欧美V国产V亚洲V日韩九九| 国产丝袜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伦理电线在2019| 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 第一福利官方导航|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色吊丝最新在线播放网站| 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 一本高清在线视频| 拨牐拨牐x8免费|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欧美人与动另类在线| 免费视频你懂的| 精品视频久久久| 国产性夜夜春夜夜爽| xxxxx日韩| 性xxxxfreexxxxx国产| 久久棈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 |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摸|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福利| 日本阿v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伊人| 欧美最猛性xxxxx免费| 俺也去在线观看视频| 福利在线小视频| 国产毛片久久久久久国产毛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