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雅安

    新浪四川>雅安 >正文

    四川石棉:“生態修復+”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

    2023年03月20日 16:35 新浪四川城事 

      3月16日,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雅安片區)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石棉片區)項目現場,各類型施工機械開足馬力,施工人員忙碌其間,建設場面如火如荼。

      據了解,大熊貓國家公園石棉片區管護面積475.1平方公里,區內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隨著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雅安片區)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石棉片區)項目在這里落地實施,石棉縣探索出了一條“生態修復+”的路子,讓廢棄礦山變綠水青山,高標準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

      “此次生態修復涉及我縣的新棉街道板廠溝、新棉街道廣元堡、回隆鎮新康石棉礦三個片區已于2023年1月動工建設,主要進行地質災害生態綜合整治修復、水土環境綜合治理、土地損毀綜合治理及儲備林建設,預計在2024年8月完工。”據石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胡杰介紹,大熊貓國家公園(四川雅安片區)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項目,是提高生態系統質量和碳匯能力的國家級重大項目。石棉片區包含大渡河流域(石棉段)四川省石棉礦礦山生態修復子項目和南椏河流域新康石棉礦礦山生態修復子項目兩個子項目,項目總面積245.22公頃,整合中央財政配套資金和地方財政配套資金,預計總投資約1.25億元。

      石棉依礦而建、因礦而興、以礦命名,板廠溝片區作為石棉礦典型代表,擁有50多年的礦業開發歷史和珍貴的礦業遺跡。在提升礦區及周邊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能力的同時,還將探索以“生態修復+”為主題,依托域內熊貓、紅色、三線建設等文化特色,打造集生態環境保護警示教育、石棉礦及其開發歷史文化體驗與三線建設文化活化利用于一體的自然資源科普教育點。

      “結合石棉實際,我們還將打造大熊貓坡面修復植物墻,大熊貓生態步游道、生態環境保護警示教育科普長廊、“石棉”愛國主義科普(區)廣場,在保證生態修復及地質安全的前提下,充分發揮礦山生態修復成果的科普教育價值。”石棉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副局長胡杰說,項目完工后的打造,將讓示范工程與縣城內川礦記憶博物館交相呼應,與大熊貓國家公園科考研學旅游線路的有機銜接,積極融入“大熊貓+”產業體系。

      一直以來,石棉縣持續加強生態修復、生物多樣性保護,恢復植被197.1畝,恢復大熊貓棲息地400畝,高標準推進大熊貓國家公園石棉片區建設。目前,縣內大熊貓數量達33只,放歸大熊貓成功融入當地種群并產生后代,種群遺傳多樣性顯著提升,大熊貓小種群保護與復壯初見成效。(石棉縣委宣傳部  李夢琴 萬喬石)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3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