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雅安

    新浪四川>雅安 >正文

    雅安雨城:望魚古鎮端午迎安康

    2024年06月07日 16:12 新浪四川城事 

      6月6日清晨,中國傳統村落雨城區望魚鎮望魚村前的周公河上升起淡淡薄霧。河岸之上一個建在大石頭上的望魚古鎮在幾聲雞鳴中醒來。

      70歲的村民余淑英推開家門,一條大黃狗親昵地湊上前來。余淑英摸了摸它的頭,彎腰拿起屋腳下放著的鐮刀,向屋頭走去。

      今年氣候溫和,風調雨順,余淑英種植的艾草枝高葉大。

      割上一把艾草,扯了幾株石菖蒲,再順手撕下一條棕櫚樹葉用來捆扎。

      清晨的露水打濕了余淑英腳上的膠鞋,濕滑的道路,絲毫沒有減慢余淑英歸家的步伐。

      把去年門口掛著的艾草取下來,再掛上新鮮的艾葉,艾草淡淡的青草香味彌漫在小院中。

      余淑英換下沾了泥土的膠鞋,穿上一雙軟底布鞋,進屋拿出前一天準備好的斑竹筍、艾草、五谷和五彩線來到古鎮街道上。每年端午,村里老人用筍殼給年輕人制作香包,這是古鎮上傳承了至少百余年的習俗。

      干脆的斑竹筍殼在余淑英的手中變得格外柔韌,筍殼對折后就得到了制作香包的材料,在余淑英手中,筍殼不停變換折疊方向后,逐漸成了立體的菱形。余淑英往筍殼中裝入五谷,再把最后一面筍殼折疊過來,用左手手掌和手指固定住形狀。右手拉出一根彩線,用左手拇指捏住,右手將彩線在疊好的菱形上來回纏繞。纏繞到一定的寬度后,再換另一種顏色的彩線,直到將筍殼本來的顏色遮住,一個獨具古鎮特色的香包就做好了。

      村里的年輕人圍在余淑英身旁,拿起筍殼開始學做香包。

      余淑英說,五谷裝進香包祈禱新的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香包中還可裝入艾葉,驅瘟避疫,裝入香面祈福納祥。

      村里的孩子一直守在余淑英跟前,香包做好后,余淑英就給孩子們佩戴在胸前,銀鈴般的笑聲響徹古鎮。剩下的香包,余淑英將它們串在一起,掛在屋檐下,她說這樣能祈求一家安康。

      晌午時分,村里年輕人制作的白粽在沸水中得到充分膨脹,顆粒飽滿的粽子夾著淡淡的粽葉清香,沾上白糖或蜂蜜格外香甜。古鎮居民用艾葉煮了雞蛋,剝開外殼后在孩子的臉上輕輕滾過,孩子健康成長是長輩們的共同心愿。

      青瓦石階古道遠,紅燈青艾古韻藏。這是今年望魚古鎮的端午,也是這個古鎮延續了數百個春秋的端午。(雨城融媒 胡月/文  楊超/圖 雨城區委宣傳部供稿)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