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一紅一綠一黑白 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消費提振升級,雅安市文旅市場逐步恢復生機。深入挖掘和利用“一紅一綠一黑白”資源優勢,我市持續用力、鍥而不舍、久久為功,主打大熊貓和世界茶文化發源地兩大頂級IP,在全面提升精品旅游景區、精品文化旅游線路中,打造中國國際特色旅游目的地。
“大熊貓+”
做靚大熊貓文化發源地
10月23日—25日,首屆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研討會暨中國(四川)第四屆森林自然教育大會在滎經縣舉行。與會人員圍繞生態環境保護、自然教育探索、大熊貓國家公園建設等主題進行交流。
作為大相嶺山系野生大熊貓種群的重要棲息地,滎經縣通過3年多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創造了以大熊貓國家公園南入口社區建設為主體的國家公園+政府+在地居民的“NPL”園地共建模式。“家鄉擁有如此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孩子們在這里既能深化對大熊貓的認識,又能接受保護大熊貓教育。”大會工作人員鄭艷對熊貓森林國際探索學校(營地)印象頗深。
實際上,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視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工作,搶抓大熊貓國家公園園地共建先行區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將其作為建設綠色發展示范市的重要戰略支撐,立足良好的生態資源、厚重的文化資源、原生的熊貓資源,高位推進。
在全域層面,雅安市以主城區熊貓文旅研學核心區為龍頭,以“南大門入口社區”、5A級景區、“熊貓老家”為支撐,建設全域性、開放式、活態化的“國際熊貓城”。在城市層面,按照“1+3+N”(北郊大熊貓文化旅游產業園區+中國大熊貓文化博物館、大熊貓國際會展中心、雅安大熊貓嘉年華國際旅游度假區+熊貓竹境、熊貓城VI等N個支撐)進行建設,著力打造好世界大熊貓文化發源地IP,努力走出一條獨具雅安特色的綠色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圍繞“大熊貓+”產業體系,試點三年以來,我市著力打造全域性、開放式、活態化的國際熊貓城,做好大熊貓生態旅游、大熊貓文創、大熊貓友好型產業融合大文章,著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紅+綠”
扮靚脫貧奔康路
10月25日,名山區的霧茶莊園內,綠水青山間云霧繚繞,游客漫步在茶園綠道,猶如步入仙境。這個集茶園基地、茶葉加工、休閑觀光、餐飲住宿等于一體的莊園,近段時間成為不少游客的網紅打卡地。景點正處在一條全長32公里的“中國至美茶園綠道”上,附近的茶園和茶家樂被串連起來,實現茶旅融合深度發展,帶動茶農持續增收。
綠色是雅安的本底,擁有優質的生態氣候條件,依托三條鄉村振興產業帶,我市打造了3條精品線路,既包括了生態茶園、水韻茶鄉,民俗文化、農耕文化,也囊括了陽光沐浴、觀光采摘,在此基礎上,各縣(區)推出N條旅游線路,吸引了不少游客。
在100余公里外的石棉縣,做足了“紅色”文章。當地依托中國工農紅軍強渡大渡河紀念館,深挖紅軍文化,推出以“走紅軍路、穿紅軍衣、吃紅軍飯、唱紅軍歌”為主題的紅色安順游。隨著安順場吸引力和影響力不斷增強,不少村民抓住機遇吃上了“旅游飯”。“紅色旅游帶動了民宿和鄉村游的發展,家鄉有了新面貌,我們也有了新變化。”村民張杰開起了客棧,還創新推出“紅軍餐”。
深挖“一紅一綠一黑白”為代表的生態文化旅游資源,在大力培育“文化+”“旅游+”新業態的同時,我市著力加快蒙頂山國際旅游度假區、北郊國際熊貓城、王崗坪、牛背山、海子山等重點文旅項目的建設,以重點項目為龍頭,帶動全市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發展。
不僅如此,雅安市搶抓積極投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機遇,借力成雅動車公交化運行等契機,主動深耕成都、重慶市場,進一步提高雅安在成渝市場的知名度、美譽度,推動文化旅游產業恢復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旅游強市。
猜你喜歡
- 雅安雨城攜手重慶市四川商會 共唱成渝“雙城記”
- 評論() | 分享10月27號 17:50
- 雅安雨城攜五張“名片”走進山城重慶 送上文旅“大禮包”
- 評論() | 分享10月27號 17:49
- 2020成都市輪滑(速滑)冠軍賽落幕 雅安市輪滑小將獲6金4銀
- 評論() | 分享10月27號 17:49
- 雅安:落實醫療救助 助推脫貧攻堅
- 評論() | 分享10月26號 12:53
- 石棉縣:用活電商平臺 暢通致富奔康路
- 評論() | 分享10月26號 12:53
- 雅安滎經牽頭,大熊貓國家公園自然教育聯盟要來了!
- 評論() | 分享10月26號 12:50
- 雅安經開區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385.4億元 同比增長17.2%
- 評論() | 分享10月22號 15:58
- 蘭開馳強調 以重點項目為牽引培育壯大特色產業 奮力推動縣域經濟
- 評論() | 分享10月22號 15:53
- 雅安市公安局經濟開發區分局:傾心優化營商環境 全力護航園區經
- 評論() | 分享10月21號 14:51
- 寶興縣委書記馮俊濤率隊赴湖北、浙江招商引資
- 評論() | 分享10月20號 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