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雅安

    新浪四川>雅安 >正文

    金秋的年節—— 四川石棉縣爾蘇藏族還山節

    2021年09月17日 11:29 新浪四川城事 

      9月16日是農歷的八月初九,石棉縣蟹螺藏族鄉爾蘇藏族同胞迎來了他們自己的新年。

      爾蘇藏族是石棉縣居住著藏族的一個支系——這個族群在每年的秋天過年,在少數民族各種支系中實屬罕見。按照專家的話說,縱觀華夏大地,金秋過年僅此一處。于2006年公布為四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還山節歌舞 還山節歌舞 

      古樸的堡子

      據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教授李星星介紹,爾蘇藏族是整個藏族中的一個支系,人口3萬人左右。居住在大渡河中游的石棉、漢源、冕寧、越西等幾個縣。爾蘇文化至今傳承最好的是石棉縣的爾蘇藏族。

      石棉縣的爾蘇藏族聚居村落稱為堡子(puzi),蟹螺堡子位于石棉縣蟹螺鄉江壩村五組,原屬清代松林地土司所轄“四十八堡”的“下八堡”之一,海拔高度1640米左右,是2012年評定的中國第一批傳統村落和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灑青稞粉祭祖祈福灑青稞粉祭祖祈福

      堡子坐西朝東,背靠當地神山,沿山腰分布。均為木石結構藏式建筑,距今有300多年歷史。房屋空間布局一般為一字型,也有少許L型布局,一字型布局較早,L形相對晚一些。豎向一般為三層:底層為牲畜圈舍;二層為居住用房,中間用木樓板與底層分開;頂層為三角空間的閣樓,用于堆放糧食和設置祭臺,一般用當地野生山竹編扎而成的竹笆與二層分開。各層之間用木樓梯連接。

      堡子整體給人以古樸、雄偉的感受。塊石墻體一般在50cm以上,內部垂直,外部隨高度變化逐步收分,頂部薄于底部約2-3cm。為保證墻體受力均勻,間隔1米以上設置有木板墻筋。各層有木質小窗,內大外小。屋面為小青瓦,設置有天窗,可以通往屋頂,以方便爾蘇人供奉白石神“覺”(爾蘇人家里祖先的靈位)。內部為木質梁架,一種為穿斗式,另一種為當地特有的人字屋架。二層居住層分割靈活,一般為三間,中間為堂屋,兩側為臥室,采用木板無縫拼接進行分隔,堂屋設有鍋莊,兼具廚房的功能。

    螺號聲聲螺號聲聲

      傳統的年節

      蟹螺爾蘇藏族一年大節就是“還山雞節”,即爾蘇年。爾蘇話稱之為“古扎子”,因漢文化影響也通用漢語稱謂,叫做“燒賻紙”,也稱“放山雞”。“古扎子”時間是在每年農歷八月初九至八月十二日之間。爾蘇傳統使用的歷法類似古夏歷,以寅為正月,八月為酉月。酉屬雞,雞月初一為猴日,初九至十二日依次為龍、蛇、馬、羊日。“古扎子”即在這四日內循環進行。按蟹螺堡子爾蘇藏人的風俗,過了“古扎子”,人的年齡就增加一歲。

    薩巴看歷書薩巴看歷書

      “古扎子”的前一天,是作準備的一天,爾蘇話稱“郎格兒比”,相當于漢族的除夕。這天,每戶人家都要派一個女人到溪水邊洗簸箕,用以盛放祭品;每戶人家都要蒸糯米,打糍粑,以備第二天祭祀和用餐。晚上,先行家祭,殺一只白公雞祭家神。

      第二天,即稱“古扎子”,也就是過年,相當于漢族的春節,各家族聚集到后山舉行祭祖活動。各家族均有一個負責主持儀式的人,稱為“薩巴”,一切禮儀由各家族的“薩巴”主持。活動從早上開始,人們將供品擺放在簸箕里,供品有雞心、雞肝、酒、糍粑、臘肉、雞蛋、糌粑面粉(或小麥面粉)等,然后由“薩巴”吹海螺發信號,召集大家準備上山。上山祭祀由每戶男性成員參加,婦女在堡子外等待。當家男人們都把簸箕頂在頭上,以示對祖先的尊敬。各家族到自家“白石神”(即祖先靈位,爾蘇人用一塊白石頭代表祖先靈位,爾蘇語叫“覺”)所在的位置,把簸箕按各家長幼順序擺放。擺好之后,由“薩巴”主持敬白石神,進行祭拜。最后,“薩巴”撒糌粑(或小麥)面粉在每個人的頭上、身上,邊撒邊念,祈求來年平安、吉祥。儀式結束后,就由“薩巴”或老人領唱,眾男子齊唱還山雞節歌“覺里曼姆”回到堡子。女人跟上,由年長的婦女帶頭接唱,唱到鍋莊廣場(爾蘇語“羅作莫”)。廣場上,大家一起喝壇壇酒。酒壇里插有一根竹竿,由“薩巴”主持開壇儀式,“薩巴”先喝,其余人按輩分高低、年齡大小的順序接著喝酒。全堡子的人都參與,一邊喝酒,一邊唱歌跳舞,把節日的氣氛推向高潮。

    薩巴擊鼓薩巴擊鼓

      爾蘇藏族民歌曲調優美動聽,沒有固定的曲調,代代口耳相傳。爾蘇藏族能歌善舞,看到什么或想到什么都喜歡用歌聲來表達。婚喪嫁娶時要唱,宗教祭祀時也要唱,迎接客人更要唱,生產勞動時還要唱,可以這么說,歌聲就是爾蘇人的第二語言。

      歌舞之后,巫戲表演“跳大神”開始了,叫做“井井呷”。由五個人表演,各自頭戴法冠,將臉上抹滿面粉灰,第一個左手緊握一只系有長長紅飄帶的羚羊角,右手拿一支家傳的古老骨號,邊唱邊跳,從通道進入會場;第二身著法袍,雙手擊打著一對法螺,緊隨其后;其余三人使用羊皮鼓和法鈴,跟著二人依次進入。他們不停地擊打著手中的法器,舞蹈動作夸張,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乞求神靈保佑。據專家介紹,這一場巫戲表演,是一個可能填補戲劇演變歷史空白的“活化石”。

      保護與發展

      近年來,江壩村蟹螺堡子,緊緊圍繞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目標,突出抓好民俗文化傳承與發展、自然生態資源的保護,先后被評為四川省“五十百千”示范村、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四川省鄉村旅游示范村、四川省鄉村旅游精品村寨。截止2015年12月,已有農家樂三家,生意都很紅火。據了解,很多農戶也在積極籌建集餐飲和住宿為一體的星級農家樂。

      在政府引導下,蟹螺堡子運用傳統石木工藝加固和改造老舊民房,古樸的村落格局和獨特的建筑風貌得以有效傳承和保護。注重挖掘、保護和傳承民俗文化,民歌“覺里曼姆”、爾蘇木雅藏族《母虎歷法》被列入第三批雅安市市級非遺名錄,吸引眾多中外專家、學者考察研究。傳承爾蘇藏族對自然萬物的信仰和崇敬,自發維護自然生態和諧的民族傳統,村莊依山傍水,自然環境優美,森林覆蓋率達82%,是原生態的天然氧吧。

    熏香祭祖熏香祭祖

      在村落整體風貌有效傳承和保留的基礎上,大力實施民居功能改造工程。轉變生活方式,提升人居環境。實現電信、移動光纖網絡全覆蓋,配套基礎設施不斷完善,人居環境品質得到極大提升。

      依托蟹螺堡子獨特的民俗文化和生態資源,大力推進農業生態文旅融合發展,高標準建成全縣最大的生態商品蔬菜基地840畝,連片發展枇杷660畝,精心打造核桃示范片350畝、獼猴桃基地260畝;成功舉辦兩屆“四川省爾蘇木雅藏族歌舞之鄉民歌大賽”,每年接待游客10萬多人次。2015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9376元。

    收獲季節收獲季節

      一個節日,承載著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也帶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為改善少數民族生活環境,提高生活品質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周萬龍 石棉縣委宣傳部)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脱了美女内裤猛烈进入gif| 波多野结衣被绝伦在线观看| 视频免费1区二区三区| 色偷偷AV老熟女| 5566电影成年私人网站| www.youjizz.com国产| 韩国免费一级片| 热99re久久精品精品免费| 最近最新2019中文字幕全| 日本一卡精品视频免费| 大象传媒在线观看|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另类国产ts人妖合集| 亚洲欧美日韩成人|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金尊| 一级性生活免费| 黄色免费在线观看网址|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欧美zozozo人禽交免费大片| 成人观看网站a| 国美女福利视频午夜精品| 国产不卡在线视频| 亚洲欧洲日产国产最新| 中文无码日韩欧免费视频| 97久视频精品视频在线老司机 | 女人笫一次一级毛片| 国产男女无遮挡猛进猛出| 午夜成人理论福利片|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精华| 一级特黄a免费大片| 阿v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秋霞久久AA片| 引诱亲女乱小说完整版18| 国产日韩精品在线| 人人妻人人爽人人做夜欢视频九色| 久久久久高潮毛片免费全部播放| 57pao一国产成永久免费| 男女啪啪免费体验区| 特黄AAAAAAAAA毛片免费视频| 日韩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高清无专砖区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