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老同志的多重身份
“只要黨和人民需要,我隨叫隨到。”近日,蘆山縣思延鎮(zhèn)銅頭村頭村尾時常忙碌著一抹身影,一件白衣,一個藥箱,一個鮮艷的紅袖標是他的“標配”。
扎根基層,他是醫(yī)生。
費成海生在銅頭,長在銅頭,從醫(yī)之始便在銅頭,銅頭村田間地頭、條條曲折的鄉(xiāng)間小路處處遍布他的身影,轉眼便是四十余載。新冠肺炎疫情突然來襲,防控形勢異常嚴峻,蘆山縣所有醫(yī)療機構都在滿負荷運轉,一線醫(yī)務人員急需充實。在得知此情形后,已退休在家專職照顧幼孫的64歲老醫(yī)生費承海,主動請纓,重披白色戰(zhàn)衣,第一時間“戰(zhàn)”在疫情防控最前線。
“費叔,你又來測體溫啦,我的體溫正常,放心哦”,思延鎮(zhèn)銅頭村村民小勇見到費成海再次來到家里測體溫,忙跟他的打著招呼。早已是銅頭“活地圖”的費成海,加入疫情防控阻擊戰(zhàn)后,主動承包了整個銅頭村的人員摸排、防疫宣傳等工作,憑借獨特優(yōu)勢挨家挨戶上門了解情況,為重點人群監(jiān)測體溫、登記表冊,并叮囑大家勤洗手、戴口罩、不聚會、不聚餐、盡量不出門,主動投入群防群控,“鄉(xiāng)親啊鄉(xiāng)親,此刻不出門,就是在為國家作貢獻喲”,這是他最常念在嘴邊的話語。
行醫(yī)一時,鞠躬一生,不求聞達,但求利人。費老醫(yī)生雖已退休,卻仍心系群眾,默默用行動踐行“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醫(yī)者使命,他,無愧人民的好醫(yī)生。
疫情當前,他是黨員。
“你看你,又沒趕上晚飯,一把老骨頭了,天天這樣下去,哪還了得?這疫情啥時候是個頭喲”,費成海剛一進門,他的老伴便一邊忙著熱飯菜,一邊心疼地嘮叨著。“快了,快了,就快勝利了”,他這樣回應著。夜以繼日,他總是夜深疲憊歸家,清晨早早出發(fā),風雨也難阻他“逆行”的步伐。他的幼孫吵鬧著要尋他,讓他陪著玩,他說的最多的話卻是,他是黨員,此刻國家和人民更需要他。
不計報酬,不論生死,默默以實際行動踐行入黨之初的誓言,這是退休老黨員費成海的真實寫照。他,無愧共產黨員的身份!
呵護家庭,他是父親。
此刻與費成海并肩“戰(zhàn)”在疫情防控最前線的還有他的兒子,蘆山縣醫(yī)療衛(wèi)生系統(tǒng)派駐越西縣援涼干部費洪松。疫情突如其來,連續(xù)工作多日抽空回家得以探望幼兒老母的費洪松來不及吃一口有家味有年味團圓飯,顧不上多陪父母妻兒一會,便匆匆奔赴一線、戰(zhàn)在一線、堅守一線,積極奔走宣傳新冠肺炎防控知識,致力切斷病毒傳播途徑,為涼山人民身體健康、生命安全保駕護航。“娃兒,不用擔心家里,盡管放心去做你該做的事,涼山的人民還需要你的保護,家里有我撐著呢。”匆忙掛斷電話,挎著藥箱,騎著電瓶車,費成海又開始了新一輪的奔走宣傳。這天,他胸前佩戴著的黨徽紅得無比好看。
父與子并肩作戰(zhàn),他們的陣地不同,但他們都有一樣初心不改。
(蘆山縣委宣傳部供稿)
猜你喜歡
- 堅守防控一線,母親一定會支持我
- 評論() | 分享02月13號 17:47
- 危難時刻顯真情 愛心蔬菜黨員贈 點點愛心聚暖流 共克時艱抗疫情
- 評論() | 分享02月13號 17:45
- 天全6名退休公安請纓戰(zhàn)疫情
- 評論() | 分享02月13號 17:44
- 微面孔:“疫”線上的守院人、?特殊的志愿者、捐款人中的他……
- 評論() | 分享02月13號 17:43
- 雨城區(qū)采取“1234”工作法 抓實疫情防控期間農民工服務保障工作
- 評論() | 分享02月13號 17:39
- 蘆山:這個昔日的貧困村不簡單
- 評論() | 分享02月13號 17:30
- 眾志成城戰(zhàn)疫情 慷慨解囊暖人心
- 評論() | 分享02月12號 17:24
- 寶興縣首班“春風行動”專車搭乘農民工返崗
- 評論() | 分享02月12號 17:03
- 蘆山:“疫”線上的天使 風雨中的玫瑰
- 評論() | 分享02月12號 16:55
- 妻子臨產在即,他毅然堅守崗位
- 評論() | 分享02月12號 1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