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縣推動枇杷蛻變“黃金果”助力鄉村振興
石棉縣多措并舉,推動枇杷產業發展,打響“世界枇杷栽培種原產地”品牌效應,助力鄉村振興。
規劃引導做大。結合“一鄉一業”、“一村一品”培育工程,選派技術骨干對全縣枇杷種植情況開展調研,按“品種調新、布局調優、效益調高”原則,根據種植分布情況和地形、土壤、氣溫、降水等條件,引導群眾在海拔851-1700米中高山區域優先發展優質晚熟枇杷,在緩坡洼地優先發展優質早熟枇杷,并實行單品種集中連片種植,將各村優質品種控制在2個以內,避免多品種雜交降低枇杷品質。目前,全縣12個鄉鎮(街道)共發展“大五星”枇杷5萬畝,掛果投面積3.4萬畝,預測產量2.1萬噸,銷售收入有望突破3億元。
科技提質做精。與四川農業大學、四川農業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校建立合作關系,聯合開展“石棉縣枇杷提質增效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 、“石棉縣中高山枇杷穩產增效配套技術研究”和“石棉縣高山枇杷栽培技術研究”等種植技術研究,開發引進枇杷培育新材料100余種,形成不同區域標準化生產技術,并邀請專家學者同26名駐村農技員共同建立枇杷專業技術服務隊,通過專家“認養”、服務隊“托管”等方式,指導發展枇杷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1萬畝,其中,通過全國綠色(有機)食品標準化原料生產基地認證3962.2畝。
品牌打造做強。成立專家組,全面梳理石棉縣枇杷種植歷史和特色優勢,積極申報并獲得“世界枇杷栽培種原產地” 、“中國晚熟優質枇杷生產基地” 、“國家地理標志登記保護農產品”等標識,并成功注冊枇杷“伊壽寶”區域公用品牌;以“世界枇杷之源 尋根陽光石棉” 、“世界枇杷源 精品在石棉”等為主題,連續3年邀請新華社、中國新聞網、中國報道等10余家主流媒體來棉開展枇杷上市新聞發布會,并推出《四川石棉:枇杷熟了果農笑了》、《石棉枇杷成熟:“金果長廊”奏響豐收曲》等系列報道,打響“世界枇杷栽培種原產地”品牌效應。(雅安市扶貧開發局供稿)
猜你喜歡
- 共享優質資源 共建醫療高地
- 評論() | 分享06月02號 13:47
- 名山區召開全區脫貧攻堅檔案工作現場會
- 評論() | 分享06月02號 13:45
- 發揮好重大項目支撐引領作用 加快推進“兩區四新城”建設
- 評論() | 分享06月02號 10:24
- 四舉措培育民族地區紅色新一代
- 評論() | 分享06月02號 10:22
- 六一節寶興縣婦聯看望孤兒姐弟送關愛
- 評論() | 分享06月02號 10:20
- 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戴允康一行
- 評論() | 分享06月02號 10:17
- 漢源縣優化巡察反饋工作機制做實反饋問題 整改后半篇文章
- 評論() | 分享06月01號 21:07
- 雅安市人民醫院成為雅安市殘疾兒童定點康復服務機構
- 評論() | 分享06月01號 21:06
- 雅安市全力抓好安全度汛工作
- 評論() | 分享06月01號 11:12
- 禿山變青山 荒漠變景觀
- 評論() | 分享05月29號 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