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城區: 將“美麗”轉化成“生產力”
![](http://n.sinaimg.cn/sc/transform/116/w550h366/20200709/c2c7-iwasyei4698537.jpg)
盛夏的雨城,陽光無限明媚。時下的雨城柏香村,藍天白云之下,周公河緩緩流過,村道兩旁綠樹成蔭,路邊上,鮮花競相開放,儼然一幅恬淡愜意的山水田園畫卷。為了精心打造“鄉村旅游”這塊金字招牌,柏香村堅持走以鄉村旅游帶動農民脫貧致富路子,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優勢,全力推進鄉村旅游發展,不僅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而且提高了農民就業率,把“風景”變成了“產業”、將“美麗”轉化成了“生產力”。
幾年前,還在外地務工的雅安市雨城區柏香村村民施洪香,從沒想過自己能開一個“文藝范兒”十足的“知青老家”農家樂,那時,在她看來,農家樂無非就是供大家吃飯的地方。“以前嘛,一家人也只能靠種地維持生計,掙不到好多,我就出去打工嘛,一年忙到頭,收入和支出剛好持平,也就是夠糊口的。” 施洪香告訴說,“我也沒得啥子技術,除了種地就是打工,還能有其它選擇嗎?”
2018年,施洪香結束外出務工的生涯,回到村里,專心帶起了孫子,此時,收入又成了困擾她的一大難題。
![](http://n.sinaimg.cn/sc/transform/116/w550h366/20200709/10ed-iwasyei4682658.jpg)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柏香村群眾收入低的難題,駐村第一書記魏華剛開始動起了腦筋,經過魏華剛等人調研分析,確定了利用柏香村的優勢資源,依托村里廣闊的山地和林地資源,發展鄉村旅游,以“詩意柏香”為主題打造柏香村,讓村民真正獲利受益,讓柏香村面貌真正提升變化。于是,以施洪香家房屋為基礎的農家樂“知青老家”誕生了,這棟吊腳樓風格的建筑,為了配合鄉村旅游的建設,周圍的籬笆被噴涂上了彩繪,就連碎磚爛瓦、枯樹斷枝,都被改造成了獨具匠心的鄉村景觀。其屋內,還打造了“農耕文化陳列室”,進入室內,迎面的墻上掛著毛主席像,旁邊古樸的大方桌上并排放著馬燈、煤油燈等,屋子里還擺放著種地用的耬、打場曬糧用的杈,還有轱轆、籠屜等,各種農耕用具一應俱全,帶你追憶傳統的農耕歷史風貌和生活形態。
現在,施洪香的農家樂慢慢步入正軌,接待的游客也是越來越多,再加上她以“知青”為品牌推出的“知青泡菜”,讓游客游玩之余,還能帶上柏香村的旅游特產回家,真是美了游客,富了村民,“我以前打工就兩千塊錢一個月,現在收入那是翻了一倍哦。”她說,“雖然我沒得啥子文化,但是我也知道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好多顧客來都用微信和支付寶,我也學會用微信了,還時不時的在朋友圈曬一下農家樂和特色菜。”
村民變“富民”,這棟吊腳樓風格的建筑成了柏香村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一去不復返,旅游產業的發展也在悄然改變著村民們的生活方式。
“柏香村流傳的歷史故事不少,我們把口頭流傳的故事,變成實實在在的景點,既能完善柏香村的旅游形態,又能突出柏香村的特色。”柏香村第一書記魏華剛說。
![](http://n.sinaimg.cn/sc/transform/162/w550h412/20200709/be78-iwasyei4709108.jpg)
群山環繞、鳥語花香是雨城生態鄉村的標配,柏香村村民認識到,要吸引人,就要挖掘出根植于本土的文化,打造有故事的鄉村,讓當地旅游多一份特色。圍繞這份“詩意”,魏華剛等人結合當地的傳說,在柏香村打造了迎送客牌坊、棲鳳園、皇后亭、舍得園、聽水亭、歸心園、雙龍亭、雙龍潭等10余個景觀點,并根據柏香村文化,為柏香村創作了宣傳歌曲《我在柏香等你》《美麗柏香》《雨城柏香》。
![](http://n.sinaimg.cn/sc/transform/483/w550h733/20200709/5002-iwasyei4707959.jpg)
“以前的柏香村,晴天出門一身灰,雨天出門兩腳泥,就是一個藏在深山中的‘窮窩窩、爛溝溝’。如果不是搞鄉村旅游,我們村根本不會有現在的發展。”村民李桃紅感嘆道。如今的柏香村,房舍錯落有致,游步道上游人如織。茂林修竹、小橋流水、亭臺樓閣,以及不時從屋后升起的縷縷炊煙,將整個村莊裝扮得像一個令人向往的山水田園。
![](http://n.sinaimg.cn/sc/transform/162/w550h412/20200709/cac5-iwasyei4706938.jpg)
柏香村每個組都通了公路,并且已經形成了環線,上山和下山形成一個通道。柏香村離雅安周公山溫泉不到5公里,也是前往望魚古鎮、海子山景區的重要節點,周邊旅游的發展壯大,也不斷激發著村民返鄉創業的熱情。柏香村通過2年努力,實現游客達4500人次,帶動各產業獲利6000—10萬元不等,竹產業超85萬元,確保無戶返貧。現在的柏香村已經創建為雅安市級文明村;成為四川農業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青馬工程”實踐基地和雨城區青少年實踐基地。先后完成皇后亭等10余個景點打造、挖掘整理21個民間文化故事;建成農耕文化陳列室,打造 “知青老家”餐飲示范點;推出10余種旅游紀念品,目前,柏香村正在努力推動脫貧攻堅的收官工作,“在未來,柏香村還要創建‘省級文明村’和‘AA級鄉村旅游風景區’。”第一書記魏華剛堅定的說。
![](http://n.sinaimg.cn/sc/transform/483/w550h733/20200709/0d0b-iwasyei4714715.jpg)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證明,將鄉村旅游和脫貧攻堅有機融合,堅定不移走“鄉村旅游+扶貧”這條綠色發展道路,不僅讓柏香村更多的貧困群眾享受到了鄉村旅游跨越發展的紅利,更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注入了不竭動力。(雨城區委宣傳部供稿)
猜你喜歡
- 石棉縣美羅鎮:探索“1236”治理模式 提升基層治理水平
- 評論() | 分享07月09號 17:51
- 抓好重點項目建設 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 評論() | 分享07月09號 17:50
- 關注扶貧車間 | “在元超這兒干活,大家放心!”
- 評論() | 分享07月09號 11:53
- 朱磊:昔日貧困他人助 今日脫貧助他人
- 評論() | 分享07月09號 11:52
- 服務群眾需求 繁榮城市經濟 全力加快建設國際生態康養城
- 評論() | 分享07月08號 14:21
- 高考第一天丨高福強巡視雨城高考考點
- 評論() | 分享07月08號 14:20
- 雅安市雨城區:嚴肅考風考紀 高舉戒尺全力“護航”高考
- 評論() | 分享07月08號 14:19
- 雅安市、縣(區)融媒體中心集中入駐川西大數據產業園
- 評論() | 分享07月07號 16:08
- 舉全市之力 集全市之智 奮力加快數字新城建設步伐
- 評論() | 分享07月07號 13:43
- 今年1月至5月,雅安市實現網絡交易額27.11億元
- 評論() | 分享07月07號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