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全力幫貧助困 讓大家過上好生活
在脫貧攻堅中,他傾力幫助困難群體。從事養殖8年,他帶頭參與“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每年贈送給困難家庭飼養的仔豬三四十頭。今年,為助推脫貧戶持續增收,他贈送給脫貧戶的仔豬達到140多頭,總價值30多萬元。
平時,他還特別關注困難家庭大學生、孤兒、因病和意外事故需要幫助的群體,經常送去資金和生活用品……他就是蘆山縣養豬專業戶季方。
遭遇坎坷不動搖
選準項目苦鉆研
57歲的季方,蘆山縣龍門鎮人,在創業艱苦歲月中,他有一種敢闖、敢拼、敢試的精神,即便跌倒,爬起來又繼續奔跑。1989年,季方開始建蔬菜種植基地和泡菜加工廠,2000年初實現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產品遠銷韓國、日本等國。隨后,受多種因素所限,銷售面臨困難,他逐步放棄泡菜項目,轉為發展大棚種植食用菌。
“沒想到,虧慘了!”季方說,他建起10余個食用菌種植大棚,卻在2010年遭遇雪災,大棚全部被壓垮,虧損80多萬元,幾乎傾家蕩產。
2年后,季方又開啟創業模式。這一次,他把目光投向養豬業。在親朋好友大力支持下,2012年,季方注冊成立了蘆山縣鴻宇養豬合作社,有140戶加入合作社。其間,季方也經歷了多次市場風浪的考驗——周轉資金短缺,繼續向親朋好友借;不懂技術,他拜能者為師、拜書本為師。他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積累,通過不懈努力,在圈舍的消毒、仔豬的防疫,再到飼料的搭配等多個養殖環節,從一名“門外漢”成長為技術能手,并得到了回報——從最初投資400多萬元引進200多頭種豬,至今,已發展到擁有3個養殖場,年出欄商品豬近萬頭的規模,仔豬、育肥豬暢銷重慶、眉山、樂山、綿陽、大邑等地。
致富不忘眾鄉親
幫貧助困擔責任
季方采取“合作社+貧困戶”的發展模式,把自己積累的養豬技能毫無保留教給其他養豬戶,幫他們制定飼料配方、規范疫病防治、把握市場行情等,針對有養殖意愿但無發展資金的困難家庭,季方將經過免疫、驅蟲、健胃后的仔豬贈送給他們飼養,并傳授養殖技能。
在季方幫助過的眾多家庭中,有一戶勤勞之家,他們想發展養殖,卻沒有資金。季方得知后,主動為其提供仔豬、飼料和養殖技術,經過努力,其養殖規模逐漸擴大,而今,年出欄成品豬數量達到500頭以上,走上了致富大道。
季方從事養豬8年來,幫助、指導過200多個養豬戶,部分家庭早已走上脫貧致富路。僅蘆山縣龍門鎮,經他帶動發展起來的養殖大戶有10余戶,其中劉利、張衛軍等農戶,年出欄規模均達1000頭以上。季方除帶領養殖戶增收致富外,還十分關注困難家庭、貧困大學生、孤兒、因病和意外事故等需要幫助的群體,并定期走訪看望,送去財物。
殘疾人生活不易
幫助其致富奔康
自2013年以來,季方每年都要向龍門、雙石、思延等鎮貧困群眾贈送三四十頭仔豬,有時免費提供飼料。今年,仔豬價格高,季方向脫貧戶免費捐贈140多頭仔豬,價值達到30多萬元。為做好此次送豬工作,季方精心挑選品質上乘的仔豬,為每頭仔豬做好疾病防疫,季方開著貨車,分別于4月、5月、7月,分批次將仔豬送到脫貧戶手中。
領到一頭仔豬,村民王瓊英非常感激,這些仔豬市場價,每頭要2000多元。而在贈送仔豬的過程中,同往常一樣,季方不忘傳授養豬經驗。
談到今后的幫扶之路,季方認為,殘疾人與健康人相比,生活更加不易,為此,他會把幫助重心轉向殘疾人群體,為殘疾人家庭增收盡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希望大家都能致富,過上好生活。
猜你喜歡
- 雅安市與四川科倫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 評論() | 分享07月28號 15:42
- “兩抓一拓展”打造夾金山紅色教育品牌
- 評論() | 分享07月24號 15:25
- 加強保護力度 為古樹名木撐起“保護傘”
- 評論() | 分享07月23號 15:40
- 漢源縣:強品牌 促發展 助推花椒現代農業園區提檔升級
- 評論() | 分享07月23號 15:38
- 蘭開馳強調 深化思想認識 提升能力水平 奮力加快綠色發展示范市建
- 評論() | 分享07月23號 15:37
- 雨城頂峰“六月雪梨”成致富“金果果”
- 評論() | 分享07月22號 12:23
- 雅安市工業經濟穩中向好 上半年技改投資增速居全省首位
- 評論() | 分享07月22號 12:22
- 雨城歐式風情街 魅力街演深得人心
- 評論() | 分享07月21號 16:01
- 寶興:黨員帶頭,“四舉措”打好防汛減災主動戰
- 評論() | 分享07月21號 12:36
- 雨城區:以農產品質量安全“新名片” 助陣“短中長”產業發展
- 評論() | 分享07月20號 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