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源縣永樂鄉:聞“汛”而動 筑牢防汛減災救災人民防線
面對強降雨襲擊 永樂鄉“聞汛而動,汛速出擊”,筑牢防汛減災救災人民防線。
(一)上下同心,舉好防汛“指揮棒”。成立防汛應急處置指揮部、應急搶險分隊,堅持每日會商、分析研判。實行班子成員分片聯系機制,具體負責聯系村防汛工作,切實加強對防汛工作的領導,調整充實應急搶險救災隊伍,切實提高對汛期突發性災害的應急處置能力,確保快速高效地組織搶險救災工作。目前,已組建7支應急搶險分隊共計110人,設立監測點18個,落實鄉級災害信息員4人,村級輕騎兵速報員6人,集中安置點6處,簽訂各類責任書4000余份,做到精心組織,周密部署。
(二)突出重點,出準防御“殺手锏”。以“三避讓原則”和“三個緊急撤離”為重點,加強巡查監測,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大力排查災害隱患,迅速轉移群眾。截止目前,全鄉范圍內河溝、電站、干溝等重點部位開展排查工作180余次,共計發現44處隱患,即整改即見效,累計向各村發出預警信息不少于200余次,傳達到戶預警信息不少于2000余次,累計轉移安置群眾近7000
(三)融合優化,用足抗汛“工具箱”。以宣傳教育提意識、應急保障保應對、值班值守做調度三大工具為抓手合理融合優化。目前發放防災和避險明白卡198張,安裝警示牌11個,各類宣傳資料3200余份,涉及人員3000余人次,覆蓋農戶、企業、學校、駐鄉機關等。儲備發電機、棉被、彩條布、行軍床、電筒等各類應急物資共19類55種8000余個。安排鄉村組干部駐守隱患點、集中安置點,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全力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全力將“抗”字著力,抓牢抗汛主動權。
(四)黨建引領,織密織細“防御網”。充分發揮各村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成立黨員防汛突擊隊。迅速進入戰備狀態。充分利用“網格化”管理, 建立防汛減災專屬網格,整合各類自聘人員,明確各級網格員職責,形成鄉、村、組、戶四級網格機制,確保沒有一處盲點,做到責任到人,織密織細防御網。
(五)統籌協調,做對救災“運算符”。迅速發動廣大黨員干部帶領群眾開展生產自救,對道路、房前屋后、河道溝渠進行垃圾清理、淤泥清掃。以“搶通路,保通信”為基礎,及時疏通損毀道路、清除邊坡垮塌,及時對接通訊運營商及電力公司,恢復全鄉通訊及生活用電。民生優先,突出重點,聯合住建、華地公司對隱患住房整體架構和周邊環境進行全面評估預測,對存在隱患的農戶進行集中安置或投親靠友處理,確保生活正常,安全有保障。風雨同舟,人間有真情,積極爭取婦聯、紅會、團委慰問物資和資金12500元,惠及受災群眾100余人。
(來源:漢源縣委宣傳部)
猜你喜歡
- 雨城區召開城市超標洪水防御調度會 啟動Ⅱ級防汛應急響應
- 評論() | 分享08月31號 15:02
- 漢源縣“三步走”推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 評論() | 分享08月31號 15:00
- 搶險救援 沖鋒在前 寶興民兵用行動踐行初心和使命
- 評論() | 分享08月31號 14:59
- 雨城:掀起地質災害防治熱潮
- 評論() | 分享08月27號 15:19
- 雨城區多營鎮:“軟磨硬泡”勸導撤離 只為群眾生命安全
- 評論() | 分享08月27號 15:18
- 雨城區著眼防汛戰時需要“四大行動”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
- 評論() | 分享08月27號 15:17
- 拼搏奮戰四個月 確保“工業挑大梁”目標如期完成
- 評論() | 分享08月27號 14:04
- 金雞關已挖“到底” 基本完成全部挖方量
- 評論() | 分享08月27號 14:02
- 石棉王崗坪鄉“五自”過渡 提升避險成效
- 評論() | 分享08月27號 14:01
- 2020年“滑啟杯”四川省青少年輪滑冰球錦標賽在雅安圓滿完賽
- 評論() | 分享08月26號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