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雅安

    新浪四川>雅安>雅安>正文

    茶馬古道紫石關古老茶炕藏記憶

    2020年09月16日 13:24 四川在線 

      雅安天全,是一座得地利之便的川西小城,自古就是溝通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橋梁。在古代,這里馬蹄聲聲,商旅不絕,茶馬古道逶迤遠去。

      位于天全縣喇叭河鎮的紫石關,因“山石皆赤”而得名,群山相擁,生活恬靜。紫石關村不是一個普通的村落,過去,這里是茶馬古道上供背夫們歇息、食宿的一個重要驛站。

      “一根拐子二尺長,背起茶包進康藏。”紫石關村保存著天全茶馬古道紫石關城遺址,是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紫石關有一處古城樓,城墻高而厚,上面“蜀中無二”的牌匾格外醒目,據說是清朝順治皇帝所題。

      城樓前,有兩處石炕,名為“天德茶炕”。明代初年,天全境內天德茶行專事邊茶生產,獨家打制茶炕,茶炕先后有石炕、土炕、竹炕。后來因為石炕防塵耐用,為南路邊茶制茶業廣泛采用,直至20世紀60年代。

      茶炕像一個小型蒙古包,哪里是生火的地方,哪里是鋪茶的地方,都分割得一清二楚。茶炕有一個直徑3米左右的圓錐體,圓錐上面有3個孔,里面是空的,側面連接的是4米長的風口、火槽。烘茶時將竹笆放于炕上,將茶葉覆蓋在竹笆上,燃起大火,熱氣由火槽傳至茶炕,烘去多余水分。這是最古老、最原始的炒茶方式,看似簡單的結構,卻蘊含著熱學原理。這樣加工的茶葉不會焦煳,還能留著香味。

      如今留下的茶炕建造于清代雍正年間。當年茶農將茶葉采下,支起斜鍋,用木頭耙子將茶炒好,發酵。生火,在茶炕上鋪上竹篾,將發酵好的茶葉鋪在竹篾上,冒起陣陣青煙,茶香四散開去。

      家家戶戶使用茶炕烘茶時,是紫石關驛站最熱鬧的一段時光。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通行證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2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