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棉縣:現代農業園區“加速跑” 增強農業發展后勁
“現在的黃果柑正在由青轉紅階段,等到明年就能采摘了。”11月4日,位于石棉縣安順場鎮松林村的黃果柑園早已掛上了沉甸甸的果實,石棉縣小河壩黃果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帥煜又來到此處查看黃果柑漲勢。“進入10月以來,雖不再使用‘智慧農業’進行田間施肥和噴藥,但肥水一體化的管理大大地減輕了勞動力,還能讓果園達到半托管的狀態。”
作為石棉縣打造“智慧農業示范基地”,安順場鎮、美羅鎮享受著項目建設帶來的福利,這里的果園管理更加精細化、標準化。窺見一斑,在推進現代化農業園區建設的過程中,石棉縣還建成了農產品商品化處理中心、農業信息化展示中心等項目,農業發展提質增效。
以創建“省級現代農業園區”為目標,石棉縣圍繞黃果柑、枇杷兩大主導產業,規劃建設總面積5萬畝,覆蓋8個鄉鎮23個村169個村民小組。結合縣域實際,明確了“一心一平臺二環四基地”的整體建設思路,助推農業轉型發展,推動農業“多做貢獻”。
規劃制定 繪制園區發展藍圖
在位于迎政鄉八牌村的石棉縣農產品商品化處理中心內,有一臺全新的高科技光譜紅外線無痕黃果柑分選檢測機。每到黃果柑成熟之際,一個個洗選好后的果子會按照設定的標準在這臺機器上進行分類。
這是石棉縣為了實現精準分類,促進分級銷售所引進的機器,該機器除了可以按果徑分級選果外,還可以通過黃果柑的含糖量進行分級和辨別果子上的“疤痕”。
先進設備的引進,有效提高了黃果柑對外銷售的口碑,不僅加快推進了石棉縣黃果柑分級銷售的速度,還推進了優質優價模式。
以此為例,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推進,的確有效地聚集了“人、地、錢”和科技等要素,讓老百姓享受到了現代農業發展帶來的紅利。
在推進過程中,石棉縣在迎政鄉八牌村、向陽物流集散中心打造1個集分級洗選、預冷包裝、質量監管、深加工、物流配送、電商供應于一體的商品化處理中心。目前,已建成規模為年洗選鮮果2萬噸、物流配送1.5萬噸、冷藏庫4000噸、深加工生產線2條,預計年經營性收入2300萬元。
同時,打造了1個農業全產業鏈信息化綜合服務平臺,為農戶提供電子商務、農情監測、質量追溯等服務,農戶通過芯智農APP可實現肥水智能灌溉。看好農旅發展的良好勢頭,打造美哉農旅環線、安安松農旅環線,提升農業附加值,加速推進農業產業發展。
“現代農業園區必須要通過基地建設、設施裝備、產品加工、農業新業態、品牌培育、科技支撐、保障措施和組織方式八個核心指標考核。”石棉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立足基礎,石棉縣在新民鄉打造“晚熟黃果柑基地”、在美羅鎮打造“晚熟枇杷基地”、在安順場鎮和美羅鎮打造“智慧農業示范基地”、在王崗坪鄉打造“果蜂共融示范基地”。
抓好服務 打牢園區發展基礎
抓好政務服務、生產服務、生活服務、技術服務、品牌服務這“五個服務”,石棉縣為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做好政務服務。以辦事不出村,服務零距離為目標,在農業園區內全覆蓋建立便民服務中心、便民服務站、手機APP“三級”便民服務體系,整合農機購置補貼、農藥經營許可等四類17項便民服務業務,全面打通服務農民群眾最后“一米”。
落實生產服務。抓農事指導,依托智慧農業系統,實現農事管理可視化、決策智能化、生產精準化;抓生產托管,全面服務農事活動,配齊開溝機、除草機、電動修枝剪、枝葉粉碎機和無人施藥機等小型農機具123臺(套),推行園區果園生產管理、采果有償服務;抓生產加工,建成生產加工基地16處,圍繞兩大產業配套2家農業深加工企,建成枇杷膏、黃果柑酒等商品化生產線3條;抓物流運輸,依托物流網絡,鮮果縣外銷售冷鏈運輸率100%,形成園區全覆蓋的物流網絡體系,打通了村級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抓農旅融合,以安順4A級紅色旅游景區為示范,投資300萬元,改造提升安順黃果柑農業主題公園,通過增加果園觀賞性、開展采摘體驗等吸引游客1.3萬人,安順場鎮入園農戶人均增收約500元。
提高生活服務。堅持肥水一體化處理,建肥水一體化設施29處,配套建蓄水池45座、1680立方米,覆蓋面積2.53萬畝,實現園區節水省肥;堅持污水全覆蓋處理,建成集中式污水處理設施23個、分散式污水處理設施6個,實現園區全覆蓋;堅持垃圾分類處理,采取“財政補助+農戶自籌”的原則,投入資金400萬元,推行“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模式,實現園區內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堅持化肥農藥減量,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園區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100%。
做好技術服務。校縣合作,與川農大合作,3位教授先后擔任科技副縣長,5位教授作為五大主導產業的首席專家,建立科技示范專家大院2個,組建專家團隊5個,提供人才支撐;科技攻關,圍繞黃果柑、枇杷、核桃、草科雞、中藥材五大特色產業,開展新品種選育和新技術、新材料應用觀察等關鍵性技術課題26個,科技攻關6項,承接省、市下達的農業類科技項目45項,獲得實用新型專利7項,培育出“石棉黃果柑”和四個枇杷新品種;基地建設,投入90余萬元,依托專家院所技術支撐,建設優質黃果柑苗木培育圃,年產優質苗木5000株,進一步優化提升品質。
聚焦品牌服務。聚焦產品溯源,投入300余萬元,建成石棉縣農產品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全縣57個綠色有機基地納入追溯平臺;聚焦質量監管,同步規范全縣76家農資經營門店,全縣范圍內禁止銷售高毒高殘留農藥,確保全縣投入品質量安全;聚焦全面宣傳,連續11年舉辦“黃果柑節”,連續4年舉辦“枇杷上市新聞發布會”,全方位宣傳農產品,石棉黃果柑、枇杷分別獲得“中華名果”等榮譽稱號。(石棉縣委宣傳部 供稿)
猜你喜歡
- “雅數之光”團隊斬獲創新應用賽第八名
- 評論() | 分享11月06號 19:53
- 雨城區城市形象標識(logo)和城市旅游 卡通形象征集啟事
- 評論() | 分享11月06號 19:52
- 蘆山縣:先“約談”再“交賬” 做實巡察“后半篇文章”
- 評論() | 分享11月05號 16:42
- 雅安:于山水之間 賞滋潤之美
- 評論() | 分享11月05號 16:41
- 寶興縣:服務 “互聯網+社銀” 社保費繳納更便捷
- 評論() | 分享11月05號 13:46
- 寶興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工作全面啟動
- 評論() | 分享11月05號 13:45
- 王才斌:從貧困戶到致富帶頭人
- 評論() | 分享11月04號 16:47
- 西康汽車城提檔升級 助推雅安汽車產業聚集
- 評論() | 分享11月04號 16:45
- 雨城區:高福強陳建偉參加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登記
- 評論() | 分享11月04號 16:44
- 漢源縣:21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 總投資87.9億元
- 評論() | 分享11月03號 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