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寶興:綠尾虹雉人工繁育取得新突破性進展
近日,從四川寶興綠尾虹雉保護研究中心獲悉,2024年該中心的3對綠尾虹雉繁殖組合共產蛋13枚,其中受精11枚,成功孵化出9只雛鳥,受精率和孵化率分別達到85%和82%,首次繁育出綠尾虹雉子四代。受精蛋數量,受精率、孵化數量均創該中心人工繁育綠尾虹雉歷史最高記錄。
![](https://n.sinaimg.cn/sc/transform/59/w550h309/20240606/30db-c6f905fdc7c35050e739e83a087be4ef.jpg)
綠尾虹雉是我國特有的高山珍稀雉類,被許多鳥類專家譽為“鳥中大熊貓”,主要分布在四川西部海拔3000~4900 米的高山灌叢,為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被列入 CITES 附錄Ⅰ及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級別和大熊貓國家公園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目前綠尾虹雉的野外現存數量大約6000-10000只,2021年《“十四五”林業草原保護發展規劃綱要》將綠尾虹雉列入搶救性保護珍稀瀕危野生動物的36種珍貴稀有種之一,也被國家列為重點開展人工馴養繁育的鳥類。
![](https://n.sinaimg.cn/sc/transform/116/w550h366/20240606/0288-1bd6ed2d98805b120fe1504a9792e18f.jpg)
綠尾虹雉因應激反應強烈、食性復雜、環境適應能力弱、疫病防控要求高、自然交配困難、受精率低等原因,人工飼養和繁育難度極大。自1992年起,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就開始摸索綠尾虹雉人工馴養和繁育,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技術。在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等各級部門的支持下,四川蜂桶寨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聯合多家單位,于2017年成立了四川寶興綠尾虹雉保護研究中心,由北京師范大學張正旺教授擔任中心首屆主任。2022年,針對性解決綠尾虹雉馴養繁育中自然交配困難、受精率低、疾病防控難度大等瓶頸問題,蜂桶寨管護中心與西華師范大學生態研究院周材權教授牽頭的研究團隊開展深度合作,聯合成立了“四川寶興綠尾虹雉保護與研究中心博士工作室”,同時聘請四川大學冉江洪教授為顧問,推進關鍵核心技術協同攻關。通過多方長期的籠養繁殖技術研究、人工授精技術的探索、疫病防控研究,輔之以野外群體行為學觀察、棲息地選擇、食性分析、繁殖標志物和遺傳多樣性研究,在種群自我維持的基礎上初步實現了數量的穩步提升,現存人工繁育綠尾虹雉種群數量達到27只,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人工繁育種群。今后,四川寶興綠尾虹雉保護研究中心將持續圍繞綠尾虹雉的就地與遷地保護開展技術攻關,繼續擴大籠養種群數量,以期早日實現綠尾虹雉的野外放歸。(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中心供稿)
猜你喜歡
- 四川石棉縣:夏日藏家黃桃香
- 評論() | 分享06月06號 14:23
- 雅安雨城區:全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建設
- 評論() | 分享06月04號 15:12
- 寶興縣舉辦第六屆枇杷采摘季活動
- 評論() | 分享06月03號 14:32
- 四川石棉縣:黃草石上花 香飄山鄉外
- 評論() | 分享06月03號 11:20
- 雅安漢源:愛心捐贈暖人心 攜手相伴慶“六一”
- 評論() | 分享06月03號 11:18
- 兩岸電影人群策群力 共繪電影產業新圖景
- 評論() | 分享05月29號 18:04
- 第十五屆兩岸電影展之臺灣電影展在雅開幕
- 評論() | 分享05月29號 18:03
- 西康長街煙火氣 千名賓客赴宴來
- 評論() | 分享05月29號 16:57
- 第十五屆兩岸電影展之臺灣電影展主體活動搶先看!
- 評論() | 分享05月27號 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