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雨城:青椒豐收采摘忙
眼下正值青椒成熟的季節,6月28日,在雨城區周公山鎮昝村村的雅雨源家庭農場,6名村民正穿梭在田間,忙著青椒采收、裝框、搬運、稱重等工作,現場一派熱火朝天的夏收景象,奏響了豐收的“椒”響曲。
![](https://n.sinaimg.cn/sc/transform/98/w550h348/20240703/01d6-d75f09a5a086e8da400f23f150bbfea0.jpg)
昝村村1組村民陳仕英在青椒田里忙得不亦樂乎,只見她背著背篼,不時彎腰摘下一個又一個大青椒,然后將青椒往身后的背篼一放,動作熟練而麻利,不到10分鐘,青椒已經裝滿整個背篼。
“我在農場務工了10年,主要負責蔬菜育苗、栽種、除草等工作,一天100元工錢,每隔3、4天摘一次青椒,一個月就有1000多元的收入。”今年59歲的陳仕英,家中還有3畝土地,選擇在村里就近務工,也方便自己能照顧家庭。
據昝村村委會副主任張世福介紹,因為村里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導致土地閑置沒有人種。2015年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由雅雨源家庭農場集中種植蔬菜,“因為蔬菜種植各環節都需要勞動力,讓村里50-60歲的中老年村民不用出遠門,在家門口就能務工,實現了照顧家庭和務工增收‘兩不誤’。”張世福說。
![](https://n.sinaimg.cn/sc/transform/105/w550h355/20240703/37d8-a75018857291efb3b3f82bd867820f7c.jpg)
張世福算了一筆賬,一畝地一季度大約能產青椒12000斤,30畝地就能產36萬斤,按照每斤1.5元價格售賣,一畝地能帶來18000元左右的收益。
“因為昝村村土地肥沃,比較適合發展辣椒產業,經過幾年發展,現在共種植了30多畝青椒。”雨城區雅雨源家庭農場法人曹宗貴說,“這一批青椒的抗病能力很強,今天大約能摘2000斤,摘完直接裝上車,然后拿到大興農博城銷售,準備發往甘孜州地區。”
曹宗貴介紹,雨城區雅雨源家庭農場共種植蔬菜200余畝,常年種植大青椒、茄子、西紅柿、萵筍、白菜、黃瓜等應季蔬菜,每年向市場供應300余噸鮮菜,同時帶動了周邊十幾戶農戶種植蔬菜。“農場常年用工10人左右,人均每年能掙大約15000元,通過參與蔬菜種植,也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了。”曹宗貴說。
“下一步,我們計劃采用‘公司+農戶’模式,由公司指導種植,輻射周邊農戶,做大做強蔬菜種植產業,實現增產增收,打響昝村村的蔬菜品牌。”看著綠油油的青椒田,張世福對村里發展蔬菜產業充滿信心。(徐怡 雨城區委宣傳部供稿)
猜你喜歡
- 石棉縣首批以舊換新補貼完成兌付
- 評論() | 分享07月03號 14:10
- 石棉縣蟹螺鄉查處1起非法種植罌粟案
- 評論() | 分享07月01號 10:21
- 全國首個“圖書館禁毒融合教育基地”在石棉正式開館
- 評論() | 分享06月27號 11:02
- 四川寶興野生大熊貓連續三天打卡一竹林
- 評論() | 分享06月24號 10:39
- 微電影《紅色糧倉》榮獲第21屆世界民族電影節最佳故事短片提名獎
- 評論() | 分享06月20號 11:59
- 石棉禁毒宣講進校園 攜手共筑平安墻
- 評論() | 分享06月20號 10:54
- 石棉縣草科溫泉特色小鎮一期項目主體結構已全部完工
- 評論() | 分享06月19號 14:40
- 長江黃河上游地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經驗交流活動走進雅安石
- 評論() | 分享06月19號 14:37
- 石棉縣黃果柑上榜首批《中國農產品品牌索引名錄》
- 評論() | 分享06月13號 14:12
- 四川石棉:“重建戶”變成了“民宿主”
- 評論() | 分享06月13號 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