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6月紅旗連鎖公告證擬購互惠超市開始,到12月互惠388家門店中的187家完成交割并投入使用。就在交割之際,關于紅旗連鎖收購互惠存在新情況的傳聞炒得沸沸揚揚。20日紅旗對互惠喊話盡快解決貨款問題,22日互惠供應商代表召開關于互惠被紅旗收購后供應商貨款遺留問題真實情況新聞通報會,但直至結束互惠代表也未露面。
1月20日上午,紅旗連鎖召開新聞通報會,說明關于收購互惠超市的最新情況。據悉,通報會前一天,紅旗與互惠談判到深夜,仍未達成解決供應商欠款問題的共識。紅旗連鎖希望互惠及其實際控制人勇敢站出來,和供應商一起解決貨款遺留問題。
四川鴻章律師事務所律師、執行主任趙光華:企業兼并分為吸收合并、新設合并、控股子公司等類型,每種方式對債務的承擔各不相同。>>>>詳細
主要分為以下三種情況:
如果是吸收合并即合并后互惠公司注銷,所有互惠資產包括店面、人員轉移給紅旗,那么互惠的債權債務應當由紅旗概括承擔!
如果是控股子公司方式即合并后互惠保留但成為紅旗子公司,那么根據法律規定,以收購方式實現對企業控股的,互惠的債務,仍由其自行承擔。
如果因控股企業抽逃資金,逃避債務,致使被控股企業無力償還債務的,被控股企業的債務則由控股企業承擔。
曹世如稱,對供應商問題紅旗連鎖多次與互惠進行協商,希望他們積極處理供應商欠款問題,但是互惠公司只考慮自身利益,不顧供應商死活,拖欠的供應商貨款多數是2013年、2014年沉積的舊賬。紅旗連鎖希望互惠及其實際控制人能夠勇敢站出來,和廣大供應商一起解決貨款遺留問題,逃避是解決不了存在的問題。
有消息稱,紅旗連鎖將終止互惠股權收購。川報觀察客戶端記者已受紅旗連鎖公司邀請參加于20日上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內容涉及終止互惠股權收購事宜。
紅旗連鎖董事長曹世如表示,收購互惠超市更多的是因為社會責任,此次收購工作總體進展順利,達到公司收購預期。目前,原互惠配送中心、生態農莊資產已經全部交割完畢,388家網點中已有187家門店完成交割使用。
紅旗連鎖收購互惠超市進入收官階段,7月15日紅旗連鎖董事會審議通過更名事項,同意全資子公司成都市互惠超市有限責任公司名稱變更為“成都市紅旗連鎖超市有限責任公司”。
紅旗連鎖擬收購互惠公告的發布,給原互惠超市的眾多供應商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據了解,互惠超市此前欠近500家供應商的貨款2億多元,為了幫助解決供應商欠款問題,紅旗連鎖將與互惠超市成立共管賬戶,督促互惠超市將收購中獲得的資金優先償還供應商欠款。
紅旗連鎖收購互惠超市的傳聞,終于在6月9日晚發布的公告中證實。剛出手收購了紅艷超市的紅旗連鎖,又將“吞”下本土第二大連鎖便利超市——互惠超市。至此,紅旗連鎖將擁有2200余家便利連鎖店面。
自5月13日起紅旗連鎖停牌后傳言的將收購互惠超市一事,近日愈見水落石出。5月25日,成都市區關門多日的互惠超市重新開門送貨,整理貨架的都為穿著紅旗連鎖工作服裝的工作人員。
深交所公告稱,成都紅旗連鎖股份有限公司擬披露重大事項,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于5月13日開市起臨時停牌,待公司通過指定媒體披露相關公告后復牌。有知情人士透露,紅旗連鎖停牌很大可能性是因為收購互惠一事。
2015年5月13日,紅旗連鎖發布公告稱擬籌劃重大事項,并于當日上午開市起停牌。這則300余字的公告,引發業內外高度關注。四川省連鎖商業協會在公共號中,隱喻這一重大事項為收購本地另一連鎖超市。
2015年春節前紅艷超市主動找到了紅旗超市接洽,雙方一拍即合達成了合作意向;2月25日開市起停牌,3月17日紅旗連鎖使用自有資金收購紅艷超市零售業務相關資產,包括物流配送中心、125家門店及相關設施設備,并于3月17日簽署了《資產轉讓協議》,交易價格為2.38億元。
商業場是成都周邊地區最大的一個商場旺鋪,也是四川最早的近現代商業街。如今,二樓以上的商家已全部撤離,所有樓道也已封閉禁行……
20日,摩爾百貨方面正式發函給業主、商家:“由于3年來連續虧損額已達千萬,成都洋洋摩爾百貨有限公司將于2016年2月29日正式歇業。”
“金九銀十”是傳統百貨商店的狂歡節。8月31日,即將開啟一年銷售黃金季節的前夜,尚泰百貨成都萬象城店停業了。尚泰作別成都,同時也正式撤出中國市場。
2014年底,novo百貨天府廣場店悄然關門,這個主打時尚、潮牌和小眾的服飾百貨店開業不到一年。2009年,novo登陸成都在春熙路第一城開業,一度成為成都的“潮流中心”,2011年因房租到期撤離。
日前,建設南新路與建設南二路交界處的億百家超市門口,上百家超市供貨商開車前來取走自己的貨物,超市內商品、紙箱散落滿地,一片狼藉。超市工作人員表示,他們也聯系不上超市老板。
天虹百貨紅牌樓店外的“告顧客書”讓市民詫異不已:這間地處紅牌樓區域核心地段開業剛兩年的社區型百貨店“將于2015年6月25日18時停止對外經營”!
零售業拓展市場的傳統方式遇到困難,成本增大利潤下降;\市場競爭激烈,競爭能力不足的大型購物中心可能面臨困境。
萬達系將經營不佳的三四線城市的部分萬達廣場內的萬達百貨關閉,涉及關閉調整的萬達百貨約10家。另外,傳萬達壓縮20多家經營不善百貨樓層,成都金牛萬達亦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