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起: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學生魏則西近日因身患滑膜肉瘤去世。在求醫過程中,他通過百度搜索找到排名前列的武警北京總隊第二醫院(后證實其涉事科室被外包給“莆田系”醫院),接受其“生物免疫療法”的治療,耗資20多萬元卻治療未果,最終延誤了其他治療時機,病情迅速惡化,以致早逝。
事起:2016年4月21日,冷夢梅突然失蹤,不知去向。4月25日,冷夢梅的親戚到悉尼Campsie警察局報案。與此同時,4月24日,當地警方在南威爾士州中部Munmorah國家保護區海岸噴泉洞發現一具亞裔女子的尸體,后經DNA比對,當地警方確認成都女孩冷夢梅的遇害。
一直有一個推測就是,冷夢梅是為見網友,最后她遭遇到了致命的失蹤。 然而,警方認為,冷夢梅,在周四回到了位于Campsie的家,并當天在悉尼CBD購物。并且,就是在家中,冷夢梅被殺害。
據當地媒體報道,冷夢梅的親人把懷疑對象鎖定在她新結交的一位澳籍男友身上。她舅舅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好像是在臉書上認識的,又好像是通過朋友介紹的,還不確定。”
事起:4月30日,不少人的微博微信上都能夠看見一場“愛心接力”,該接力消息稱,從5月25日起,鏈家全國6000家門店將正式成為中國失聯兒童的守護站。該消息的公布,讓更多的人參與到轉發行動中來。大家的熱情水漲船高,可也有不少人冷靜看待。重慶市公安局網安總隊就在其微博微信上指出:鏈家應停止錯誤的走失兒童自救宣傳。
文中表示,所有向走失兒童伸出援助之手的個人和企業都是值得肯定的。每位小朋友都可能遭遇走失的困境,在他們需要幫助的時候,周圍的個人和團體能及時提供幫助,對于迷失方向的小朋友們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該企業借助的是朋友圈的“恐慌式營銷”,文章一開頭就說,“每年中國有20萬兒童失蹤,失蹤兒童找回率0.1%,一旦孩子失蹤,想找回ta便如同海底撈針”。對此,早在2013年,該信息即被相關部門辟謠了。而近年來,這種朋友圈的惡俗營銷也已經被三令五申的禁止了。
短短3天假期已結束,社交圈的熱點新聞并沒有因為假期而停止刷新。我們的神經被陌不相識的魏則西、冷夢梅牽動,無論生老病逝,抑或天災人禍,我們感受到生活中的危險越來越強大。珍惜活著的每一天才更有一而再再而三強調的意義,并更可能得接近真相,這些才是對逝者莫大的緬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