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ike id="ogcim"></strike>
  • <strike id="ogcim"><input id="ogcim"></input></strike>

    為傳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杜甫詩歌精神,豐富青少年的暑期生活,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第五屆“我是草堂小小講解員”活動將于暑假期間啟動。本活動旨在讓青少年增長傳統文化知識,鍛煉溝通表達能力,增強社會責任感,促進青少年健康快樂的成長。 本次招募的是小學中文講解班,報名時間為6月1日—6月7日,總共招募40人...

    夏季——荷花藝術展

    荷花,它含蓄沉靜,風姿綽約,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被譽為“花中君子”。荷花展在歷屆展覽基礎上進行了升華提煉,展覽充分挖掘了荷花的詩意靈魂。荷花展上品種繁多的荷花讓廣大觀眾享受了“步步生蓮”的荷花盛宴,呈現“炎炎夏日花開忙,絡繹不絕賞荷來”的景象,讓大家在仲夏時節,感受草堂的清涼夏日和詩情畫意。

    北門
    詩篇的開始,向人們展現——“小荷才露尖尖角,疑是蜻蜓落上頭”之景…

    從聽秋軒進入梅園
    進入詩篇的重點,但見滿塘的荷花在微風輕拂下,新荷叢立,大有“蓮葉何田田”之勢…

    盆景園
    詩篇的高潮,荷花搭配園內的高低石臺、翠竹和古樸蒼勁的川派盆景,自是一番雅致情趣…

    大雅堂
    則是詩篇的隆重結局——“展朱聯玉、碧荷舒卷”…

    草堂銀杏
    杜甫草堂博物館藏經樓后的兩株古銀杏榜上有名。這兩株銀杏樹均有千年以上的歷史,樹形舒展優美,樹冠10余米,高達20余米,直徑約2米,其樹頂端是杜甫草堂的最高點…

    草堂古樹
    杜甫草堂以古樹名木為主的園林資源十分豐富,有100余株掛牌古樹名木和2000余株高大喬木遍布全館各處,是成都市區古樹名木最集中的區域,被譽為“成都市最后一片城市森林”…

    川派盆景藝術
    相傳始于蜀漢,興盛于明清,具有鮮明的藝術風格特征,在制作技藝上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技法。光就制作技藝而論,可分為自然類樹樁盆景、規則類樹樁盆景和山水盆景三部分…

    川派盆景藝術
    在近現代的川派盆景藝術的發展道路上,成都杜甫草堂無疑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每次展出的盆景作品皆是精心挑選,其中不乏歷代川派盆景大師親手制作的佳作,具有上百年的歷史…

    秋季——盆景藝術展、名木銀杏伴草堂

    盆景藝術展:杜甫草堂是中國唐代偉大詩人杜甫的故居,其內溪流環繞,亭臺池閣掩映在花木叢中,是一處極具文化氣息的園林。其盆景藝術源遠流長,草堂盆景集川派盆景之大成,獨具人文藝術魅力。名木銀杏伴草堂:位于藏經樓后的兩株銀杏,每到深秋為銀杏的最佳觀賞期,便可見高大挺秀的樹桿和滿眼的金黃,襯以草堂的青瓦白墻,更顯草堂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川西古典園林的秀美和雅致。

    鹿鳴酒冬季——紅梅藝術展

    杜甫草堂梅文化具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杜甫一生酷愛梅花,寫過多首詠梅名詩,其中《和裴迪登蜀州東亭送客逢早梅相憶見寄》被譽為“古今詠梅第一”,并被元代著名畫家和詩人王冕認為是“杜甫讓梅花傳遍了天下”,而同時杜甫草堂博物館的“梅園”被列為中國十大賞梅勝地之一,有著極高的知名度。

    梅花
    梅花的香韻一向為人們所傾倒,它濃而不艷、冷而不淡,疏影橫斜的風韻和清雅宜人的幽香,是其他花卉所不能相比的…

    歲寒三友
    人們把松、竹、梅稱作“歲寒三友”,尊梅、蘭、竹、菊為“四君子”,贊賞梅花的高潔、典雅、冷峭、堅貞,視為知友、君子,梅都當之無愧…

    杜甫草堂梅樹
    杜甫草堂廣植梅樹,品種達幾十種,梅園、詩史堂、北門和唐代遺址等多處栽植梅花、蠟梅,館內放置有具極高藝術觀賞價值的梅花盆景,有宮粉、綠萼、朱砂等梅花品種…

    草堂梅展
    歷屆梅展均以展出梅花樁頭為主,配以傳統的川派花木如鐵梗海棠、羅漢松等樹樁盆景,結合各種蘭花、時令花卉和各種花木造景,喜迎新春佳節的到來…

    垂絲海棠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海棠花
    海棠花是我國的傳統名花之一,花姿瀟灑,花開似錦,素有“花中神仙”、“花貴妃” 之美譽,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

    undefined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
    數株垂絲海棠在滿目的春光中,開得紅紅點點的花,走近一看,竟是清艷無比…

    草堂垂絲海棠
    美是類似于哲學中的“絕對理念”,引出的是精神上的無限沉醉和玄學式的想念…

    春季——垂絲海棠

    垂絲海棠是中國特有的薔薇科蘋果屬植物。明代《群芳譜》記載:海棠有四品:西府海棠、垂絲海棠、貼梗海棠和木瓜海棠,皆木本,3月下旬至4月中旬開放。歷史上有不少詩人寫過有關它的詩,垂絲海棠身上有一種清秀的人文氣質,在這之外,又有一種慵懶的味道。大概這些就是它們討得詩人們喜歡的原因吧。
    • 草堂大廨
    • 草堂茅屋
    • 草堂梅園
    • 草堂南鄰
    • 草堂影壁
    • 大雅堂
    • 大雅堂壁畫
    • 柴門
    • 花徑
    • 南門
    • 盆景園
    • 少陵碑帖
    • 詩史堂
    • 草堂正門
    • 唐代水系遺址
    • 萬福樓
    • 工部祠
    • 3

      詩傳千古情,花重錦官城——丁酉年“人日游草堂”

    • 3

      “人日游草堂”系列活動——詩歌傳情,共續詩壇佳話

    • 3

      “人日游草堂”系列活動——寓教于樂,共享傳統文化魅力

    • 3

      “人日游草堂”系列活動——踏雪賞梅,追唐朝時尚

    相傳農歷正月初一為雞日,初二為狗日,初三為豬日,初四為羊日,初五為牛日,初六為馬日,初七為人日。人日又稱人節、人慶節、人口日、人七日等,每年農歷正月初七是古老的漢族傳統節日。